☆、 188 皇家秘辛(3 / 5)
,哀家有话要与皇帝单独谈一谈。”
高云从笑容恭谨地应下。
“奴才告退。”
一群伺候着的宫女太监俱退至外殿。
“眼见都要子时了,皇额娘怎么还没歇下?”乾隆语气恭孺地询问道。
“皇帝还肯认我这个额娘吗?”
太后张口便是这么一句冷言,神色也没了方才的平和,一双苍老而浑浊的眼睛里此刻覆上了一层鲜少外露的厉色。
“额娘这话未免太过折煞儿子了。”乾隆垂首叹了一口气道:“额娘倘若有气只管向儿子发,万莫说这样的话来诛儿子的心。”
话是这么说,暗下却将一直高高吊起的一颗心彻底安放了下来。
皇太后动怒至此,恰好反映了一个事实——她此番未能够如愿。
“好一个诛心!”太后重重地冷哼了一声,诘问道:“那不知皇帝派人去静云庵之前可有想过此举是否会诛了哀家的心!”
当今天下世人皆知皇上是个孝子,当今皇太后亦是通晓情理、见识匪浅之人,母慈子孝可谓为天下人的楷模。
表面如此,暗下实则亦如是,自乾隆登基以来,皇太后对儿子动怒的次数屈指可数,可就是这屈指可数的数次,却几乎是为的同一个人。
“额娘息怒……此事额娘且容儿子向额娘解释清楚。”
皇太后听到“解释”二字不由在心底冷笑了一声,一字一顿地问道:“皇帝可还记得当年你是如何答应哀家的吗?你曾在爱新觉罗祖先的灵位前立过誓,日后决不再过问掺和有关况氏之事——可你自己说说,你今日都做了什么糊涂事!”
她就不明白了,她这个儿子平素最是以大局为重,执政以来从未让她操过任何心,怎么偏偏在这个女人身上一错再错,百般糊涂!
乾隆默然了片刻,到底还是低声说道:“可是额娘当年也答应过儿子,只要况氏出宫,便保其平安终老。”
“那是在她安分守己的前提之下!”听儿子反过来拿当年之事来责问自己,皇太后痛心疾首道:“你难道不知忠勇伯离京之前曾亲赴过静云庵吗?当年你父皇在世之时留下的糊涂账,关乎的乃是皇家的尊严,倘若为忠勇伯所知,为天下人所知,咱们爱新觉罗氏还有何颜面面对大清百姓,又要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饶是贵为天子的乾隆也承担不起。
“皇额娘的一番苦心儿子明白。”乾隆始终垂着头,一副聆听训诫的模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