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18 章

第 18 章(1 / 7)

“皆雅言也叶公”

这一考题出自上《论语》《述而》篇,只是分别是不同的两章罢了。

“皆雅言也”出自《述而》第十五章。原章书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下半句“叶公”二字,则出自第十六章。原章书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南宋朱熹批注《论语》此篇: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

这样来说,“雅言”也就即是“常言”,说得就是日常实用的事情了。

而下半句的“叶公”二字,其主要还是应当落在“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这一句上。

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叶公向子路问及孔子,子路不作回答罢了。

子路乃是孔子的学生,在古代讲究尊师重道,子路之所以不言,其实就是不评价自己的老师,这也是师道尊严的一种表现。

若是上升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是谨遵礼法,若是扯到朝堂之上来说,就是要时刻谨记君臣之礼。

当然这后半句“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挺重要。

表面上来说这里是通过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表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好学的精神。

但若是联系前半句,再考量胡知县出题的意图往深入想,那就不同了。

无非就是,前半句说作为学生或是臣下,要谨遵礼法,敬重君主尊者。后面半句实际就是隐晦的拍马屁,拿孔子的修养来影射君主的圣贤了。

理清胡知县出题的意图之后,顾云浩又思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从朱子集注所言入手,以“雅言”与“叶公”开始着手破题。

凝神思索了一会,顾云浩便开始沾墨下笔。

他写得很顺畅,不到一个时辰,就将整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写了出来。

前后又通看了一遍,加以润色修改,再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犯什么避讳,便往正卷上誊写。

这几年来,他一直勤于练字,即使习的是欧体,现在也很有几分风骨,字体看着很飘逸俊秀,就是梁成业也经常夸赞。

他写得很仔细,但下笔却没有丝毫迟疑,将整篇文章誊写之后,卷面看着也很干净整洁。

准备这么多年,顾云浩自然知道,若是卷纸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