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37 章

第 37 章(4 / 6)

即可。

顾云浩一向喜欢《春秋》,便打算科考之时,以《春秋》为主经应考,但是他刚开始治经不久,即便今年的秋闱不得下场,但三年后的乡试,他却是再也不想错过。

旁的学子大多从治经开始,都只选一经,这样一来便会轻松许多,毕竟从是自开始治经到乡试,最少也有六七年的时间。

而顾云浩却是不同,他从十一岁开始治经,但是前面三年却是治的《礼记》,直到去年秋天,才开始跟着江程云治《春秋》,若是准备三年后乡试下场的话,他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这样一来,在治经上,要比寻常同龄的学子们少了一半的时间。

当然,学子们互相交流绝对是件好事,但奈何书院里治《春秋》的学子太少,内舍仅他一人,外舍虽有两人,却是乙班学生,年岁太小,实在难以起建春秋书社,所以只得罢了。

“那行,若是哪天你有兴趣了,随时跟我说。”

季航也不在意,直接说道。

随着一声钟响,学子们都开始往讲堂而去。

今天是朔望课的日子,书院里的讲郎会轮流开堂分讲五经。

治《春秋》的人少,学子加上顾云浩一共就三人,而先生自然也少,整个书院就一名讲郎以《春秋》为本经。

熟门熟路地穿过回廊,走进前堂最西侧的一间讲室,边见那两名外舍学生已经等候在此。

因着人少,他们这间讲室便小上许多。顾云浩上前跟那两人点头示意,而后便坐下将自己的文房等物一一拿出来放好。

隔了一会,边见讲郎陆延宁抬步进来。

朔望课上,一般都不会细细讲经,大多都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由学子提问,先生答疑。

顾云浩他们三人学业进度不一,更是如此。

因着书院每季的季考,顾云浩成绩都是不错,因而自山长到讲郎,众人都对他颇为重视,当然,这个‘重视’里面,也有很大成分是来自于他院试案首跟江程云弟子的名头。

陆延宁作为书院里唯一治《春秋》的先生,寻常顾云浩在学业上有什么不解之处,也是多向他请教。

毕竟书院到府城还是得走一个时辰,他不可能时时去找老师江程云。

朔望课只有半日,每每朔望课后的下午半日,都是学子们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

午休过后,顾云浩想也不想,便直接到了书院的藏书楼。

书院的藏书楼典藏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且对他们这些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