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木匠皇帝42(2 / 4)
到明孝宗的下一任明世宗的时候,杨一清身为三朝元老看到九边粮食储备不足,就积极想恢复最初的“开中法”。有了杨一清打头,再加上有识之士的跟随,这个提议在反复了几十年后(杨一清已作古三十八年),穆宗才于隆庆二年(1568年)同意恢复“开中法”。
穆宗命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管理盐政﹑屯田﹐督办九边屯务。庞尚鹏与陕西三边总督王崇古详细地规划了如何在边地推行屯田开中。
穆宗的心愿是好的,庞尚鹏的工作也是积极努力的。但是他们忽略了谋事之人王崇古的背景,导致此事因利益的纠葛最后不了了之了。
这里牵涉到“官商”已经为一体之事。
王崇古是山西人。他的长兄王崇义就是盐商;他的长姐嫁给蒲州的盐商沈氏子沈江;他的二姐也嫁去蒲州的盐商世家张家,大明的首辅张四维就是他二姐的亲子。
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恢复边镇开垦的计划,也会因为损害山西盐商的利益,注定其失败的下场。
然后就演变回去最初的商人运粮到边关换取盐引。可是商人在南边承办了粮食后,不肯冒着巨大的损失运去边关了。他们干脆在山西、陕西、辽东,最多是在河南、河北、山东收粮。使得粮食产量本就勉强的几省,因为这些商人的“作弊”,导致了常平仓储备不足。在遇到灾荒的时候,起不到平易粮价、赈灾的作用。
但是身为大明首辅的张四维和王崇古,经过不懈的努力,促使朝廷同意了在九边的数个地区开市,还允许百姓去蒙古、女真等其他部落、地区做生意。晋商转型为对外贸易。
转型后的晋商,在这个新的战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朝廷发现铁器、火药等的流出,导致蒙古和女真的实力越来越大,以至对大明有威胁的时候,就颁布了“禁边令”。
尤其是萨尔浒之战后,全面禁止与女真部落的交易。
可是已经建立了与女真交易信誉、并在与女真的交易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晋商,他们是不肯放弃到手的利润。朱由校派去的锦衣卫到张家口的时候,先就封锁了整个张家口,将所有在张家口囤积了大量战备物质,等着运离大明的仓库全部查封。突击审问下,把涉案的边关将领也抓了起来。
张家口封闭了,京营派去的禁军接手了张家口的驻防。
杨涟和左光斗到辽东一个月,京师发生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不等他们与等候觐见的官员继续了解,有小宦官出来宣二人去觐见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