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科举出仕(士) > 第122章

第122章(3 / 5)

,王元桢此次约见黎池的目的,就已悄然达成。

煤炭相关,已经闲聊得差不多。王元桢就转移了话题,“王某听闻,大燕多省都要建立水泥局,不知黎大人的水泥作坊,可也会在大燕遍地开花?”

除了煤炭之外,王家对水泥这门生意,也很是看好。民间烧制和售卖水泥,还要从黎池这个水泥试验者这里入手。

而黎池之所以选择停留耽搁一天,并不是专为向王元桢透露‘煤引’相关信息的。黎池主要还是为水泥的事情而来,为了水泥的授权制造或经销问题。

“本官如今也是忙得很,京城的水泥作坊都是堂兄在帮忙操心。如今每月能赚上百来两银子,也就勉强不亏本而已。”黎池神情苦恼,一副为生计忧心的模样,“水泥作坊想要在大燕遍地开花,不容易啊……一是没有那么多本钱,另一方面缘由是,如今时候还太早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王元桢明白了黎池的意思,一是缺银子,二是广开水泥作坊的时机未到。

不过,王元桢本来话已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虽然算上今天这一次,两人总共只会过三次面,但王元桢通过这三次所见,结合听闻到的行事作风,他觉得黎池与自己常见的官员,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黎池刚刚这段话的深意,若是他揣测错误,话说出口之后,场面怕是会有些尴尬。毕竟给官员送银子,好送、也不好送。

王元桢: “皇帝陛下在年前已经颁下旨意,言是民间也可开设水泥作坊。王某这里有个想法,不知黎大人有无意愿?那就是您出水泥配方和烧制诀窍,我们王家包揽其他开办作坊的琐事……”

王元桢能在晋商王家的年轻一代中,占得一席之地,说明他也是一个聪明人。事实上,他更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聪明人。

黎池此次主要就是为水泥的事才赴约的,说起水泥时,也就并未刻意收敛神色。所以王元桢试探着提出建议时,也就从黎池的脸色和眼神中,看出来他是有意愿的。

“到时所得利润,黎大人与我们王家,六、四分账,您看如何?”王元桢观察着黎池的神色,心中庆幸不已,幸好之前将话咽了回去!显然他现在的领会才是正确的,刚才若是将送银子的话说出口了,现在场面怕是就要尴尬了。

在黎池前世当时的国家里,以专利技术入股,法律上最多允许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具体占股多少,需看股东间的商议结果。

不过黎池觉得,利润分成他六成、王家四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