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腌鲜鳜(4 / 8)
:“娘说过,只有犯了错的人才会躲着人走呢!没做错事的人都是光明正大的!”
被小丫头教训了的余锦年丝毫不知悔改,日日吃过午饭就往春风得意楼去,直到静街时分,家家门前的灯笼亮起来,季鸿都已上床歇着了,他才一身疲惫地回来,就地蹬了鞋踹了衣裳就往被子里钻。
季鸿被他惊醒,伸手揽他,他也沉得似死猪一样,动也不爱动。翌日天不亮就起来忙活,过了晌午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得晚上季鸿洗了头脸回来,瞧见少年回来,便在腕子上抹了点茉莉味的香膏,盖上被子轻声细语地说了会儿话,想讨个欢好,谁想手指还没碰到裤腰,就听见耳旁一阵沉稳的呼吸声——竟是径直睡着了!
如此几天几夜都这样,饶是季鸿也不禁狐疑起来——这少年每日下午在春风得意楼,究竟都做的是什么苦力活?季鸿如今人在一碗面馆,思绪已飘远了,忧心余锦年在外边受了什么欺负,生怕他吃了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余锦年也确实每日下午都在咽苦水。
那玉机水凳真不是人玩的东西,这脚下要踩,手里要上解玉砂水,雕形靠得是转起来的砣片,手若是不稳当,很容易划错地方,他刚上手时就一个不小心,嵌了道细长划痕在上头。因此只能配上一杯浓茶来提神,否则再一个错眼,细细的玉簪就要从中堑断。
他两双手都沾着砂泥水,因为长时间摩挲粗糙玉面、更换砣片、抹解玉砂,指缝里都是污泥,手指头都磋磨红了,又酸又疼,两只脚腕也重得踩不动玉机脚踏。
季鸿送给他一把货真价实的宝石刀,还是娘亲宝贵的遗物。他无以为报,总想回赠他点什么东西——这东西不能太大路旁,也不能太廉价,否则就没意思了,衬不上季鸿那把精致的传家小弯刀。
那日在首饰铺见了那支白玉簪,那颜色素而不淡,简直像是给季鸿量身定做的一般。余锦年心生欢喜,很是想买下来给季鸿的,可是那个簪形他不喜欢,太花哨了,于是决定干脆自己做一个。
不过余锦年将雕玉这事想得太简单了,还以为和木雕石雕一样,没想到竟是要用解玉砂来一点点地磨,用砣机一寸寸地刮,等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其中的难度远超自己想象。但料已买了,胚已出了,姜秉仁的人情都欠了老大一个,无论如何,他也得出个完美的玉竹簪。
只是不知道季鸿会不会喜欢……
余锦年向来心宽,此时却也忐忑起来,就在这种忐忑中,余锦年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打磨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