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五章 借势党争,建成北洋班底 (2)

第五章 借势党争,建成北洋班底 (2)(14 / 22)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那样敢讲真话,也没有你们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

李鸿章跑到墙外显然不是为了体验言论自由,事实上他肩负着朝廷授予的一项秘密任务——联俄制日。

光绪已经数不清第几次被同一场噩梦惊醒。

梦里,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婴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一男子失足跌倒,被日兵擒住。一个美国记者走上前示以臂上的红十字缠带,欲救之。日兵不理,以刺刀连插男子颈项后扬长而去,任其在地上延喘待死。

这是旅顺大屠杀的残酷景象,幸免于难的,全城仅三十六人——任务是留下来收尸。

光绪的眼眶湿润了,昏黄的灯光下,他写道:奉旨。环球之大,惟俄国与中国为三百年旧好。

熊的盛宴

这是对俄国抛出的橄榄枝的回应。

1896年9月,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俄方提出,为表示对俄国的感谢(帮清廷讨回辽东),中国应派重臣亲临致贺。

项庄舞剑,意不在此。

沙俄的远东政策和日本的大陆政策都是扩张性的,彼此水火不容。现在朝鲜已是日本的囊中之物,俄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它要趁战后弥漫在中国上空的仇日情绪尚未衰退之际拉拢清廷,以缔结军事同盟的形式,名正言顺地进入东北,并在时机成熟时据为己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光绪圣旨里的“三百年旧好”都像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作为中国的头号威胁,俄国最擅长“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总是在清廷被列强打蒙时从天而降,威逼利诱,趁火打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不废一兵一卒,就凭《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半个东北,刷新了世界历史上土地割让的纪录。

近代史上,被俄国巧取豪夺分出去的土地,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虽然严复和黄遵宪早就指出包藏祸心的俄国才是中国之大患,但清廷已无路可走。鸦片战争以来,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以夷制夷”再到“结强邻以自保”,可供转圜的外交余地已然不多。

从光绪到李鸿章,从张之洞到刘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