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戊戌反政变 (1)(13 / 24)
9月13日,王照正与徐致靖参酌奏稿,康有为兴高采烈地跑进来,道:“谭复生请皇上开懋勤殿,用顾问十人,业已商定,请你俩分荐此十人。”
王照:“我今天要上个折子,没时间。”
康有为:“皇上今晚就要看,你的折子搁一日,明天再上有什么关系?”
王照不得已,乃与徐致靖分头缮写荐折。
与此同时,心怀忐忑的袁世凯携徐世昌进京觐见,在法华寺住下。
同一趟列车上还坐着伊藤博文和一个神秘的乘客——张翼。
此行张翼带着荣禄写给奕劻的密信,中心思想八个字:太后训政,此其时也。
9月14日是光绪例行去颐和园向慈禧请安的日子。
一直挨到玉澜堂酒宴,见慈禧兴致不错,光绪终于鼓足勇气提出开懋勤殿之事。
史载“太后不答,神色异常”。
站在慈禧的立场,擅罢礼部六堂官已是对其权力的否定。而同意开懋勤殿,更是将她和皇帝的权力关系来个一百八十度颠倒。
于是,积怒瞬间爆发。
争吵中,慈禧放出狠话:“若再越出权限,则皇位不能保。”
光绪慌了。
恭王已死,庆王疏远,对李鸿章又放不下成见,这才发现想调停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随驾值班的杨锐尚算老成,早年被张之洞誉为“当代苏轼”,颇为倚重。光绪只好让他拟了一道密诏,内称自己日思尽变旧法,尽黜昏庸之人,但恨权力不足。果真如此,则帝位恐将不保。因此,让军机四章京妥速筹商,以使既能变法,又不违抗太后之意。
就是这么一封内容和谐的密诏,后来还被康有为篡改成写给他的求救信:今朕位即将不保,汝可与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密筹良策,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
其实,杨锐同康党并不像外界与后世猜测的那样齐心,而是经常在家书中抱怨和谭嗣同、林旭难以相处。当他预感到情势有变时,第一个念头是不想卷入是非。
于是,杨锐把密诏压了三天,彷徨无计。
南海会馆的夜已经很深了。
有谭嗣同的力荐,康有为对毕永年非常放心。
他先爆猛料:“太后打算于下个月天津大阅兵时杀害皇上。”
再爆更猛的料:“我要效法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你来当李多祚。”
毕永年发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