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齐鲁戡乱 (2)(3 / 8)
是西方政客关心的事了。
对袁世凯来说,光绪上台等于判他死刑。
戊戌政变才过去两年,在皇帝眼中,袁世凯就是个告密求荣的小人。
据瀛台附近的太监反映,百无聊赖的光绪平日里最热爱的娱乐活动便是将“袁世凯”三个字写在纸上打靶。
大头听到这个消息时想必心情是很复杂的。
于是,当他从自己的儿女亲家、陕西巡抚端方的电报中得知两宫逃难团已抵达山西时,立刻有了主意。
即便有以乔致庸为首的晋商,山西在那个时代还是素号穷省。逃难团扈从又多,需用浩繁,颠沛流离的慈禧,难处显而易见。
袁世凯大手一挥,着人押运三十万两白银、二百匹绸缎、四十桶水果以及恩县龙须面等特产,火速赶往太原。
两周后,逃难团收到贡物。慈禧久旱逢甘霖,感动之情自不待言。
随扈的王文韶死里逃生,对押运官感慨道:“各省饷银未到,山东首先送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真正的燃眉之急来自北方。
每当中国陷入危殆,总能看到俄国垂涎欲滴的身影。
二十万俄军从海兰泡开进中国,把在此地做边贸的六千多中国人押解到黑龙江,强行驱赶入水。
跑得慢的全部用斧头砍杀,跑得快的多被淹死,游过江者仅八十余人。
同时,在江北的华人聚集区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杀害七千多中国平民,残忍至极。
东三省相继沦陷,黑龙江将军寿山自杀,盛京(沈阳)将军增祺被迫同俄国签订《增阿暂章》。
袁世凯和张之洞当即反对,慈禧也不予承认。
贪婪的沙皇对这个由地方总督阿莱谢耶夫签下的暂章亦觉不满。他同意废约,并酝酿更苛刻的索求。
俄军已打到山海关,大清分崩在即。
惶恐的慈禧急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赴京议和。
守旧派基本上都在浪迹天涯,视他为汉奸的义和团也偃旗息鼓。北上,已无性命之忧。
李鸿章闭目养神,想起前几日秘密拍给驻美公使伍廷芳的电报。
他指示伍廷芳伪造了一封由光绪具名的国书,令其亲递美国总统,内称“时局失控,举世交责,至属不幸。望贵总统作一臂之援,号召各国恢复旧好”。
有亡国者,有亡天下者。对朝廷,他已不抱任何希望;但对生于斯长于斯且正在沉沦的这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