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齐鲁戡乱 (2)(4 / 8)
陆,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登船离粤前,李鸿章屏退了所有送行官员,只召安徽同乡、南海知县裴景福入见。
炎天酷暑,李鸿章身穿蓝布短衫,靠着一架小藤躺椅歇息。
裴景福恭贺道:“公调补北洋,各国驻广州领事今早已得知电报,全都额手相庆。”
李鸿章颇为得意,捋须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停了片刻,又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京师遭难,根本虽已动摇,但慰庭支撑着山东,香涛、岘庄(刘坤一)全都有定见,必会联络保全,不至于一蹶不振。”
可一谈到俄国,又无语了。
裴景福告辞欲出,李鸿章道:“船还没来,先不用忙。”
于是喝着牛奶,并以荷兰汽水待客。
裴景福又问:“公进京后打算怎么办?”
李鸿章:“洋人必会以‘剿拳匪’和‘惩罪魁’要挟我,而后注重兵费赔偿。至于数目多少,尚不能预料,唯有极力研磨,不知做不做得到?我已垂垂老矣,还能活几年?总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钟不响,和尚也就死了。”
言讫,泪比司马青衫多。
裴景福亦怆然涕下,辞别而出。
途经上海,李鸿章特意下船去了盛家花园,同盛宣怀彻夜长谈。
灯火明灭,月光黯淡。此情此景,竟比三十年前曾国藩和赵烈文的那场夜谈更显凄切。
临别之际,李鸿章给盛宣怀留下六个字。
和议成,我必死。
一国且不好谈,况八国乎?
更悲催的是,此番俄国铁了心要吞并东北。瓜分之祸,迫在眉睫。
感谢美帝
若非门户开放政策,二人转已失传一百年。
这套由赫德提出、美国力推的政策主旨有三条:一、各国彼此承认在中国取得的既得利益(如租界和通商口岸);二、中国关税自主,对运至诸通商口岸的各国货物征收统一关税;三、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只,各国不得收取高于本国的港口税。
门户开放并非历史教科书所写的那样罪不可恕,至少在当时的绝境下拉了清廷一把,使之保全领土,免于分裂。
比如俄国想独吞东北,势必侵犯日本在这一区域取得的既得权益,遵循政策的列国便会起而反对,使之作罢。
当然,国与国的交往中,从来没有善男信女一说。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不是美国的义务,而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