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1)

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1)(13 / 24)

后来发现铁路带动了沿线城镇的发展,马车的需求不降反升。

更猛烈的反击来自曾随郭嵩焘出使欧洲的刘锡鸿。

刘大人抛出一个“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登时语惊四座。

其实,早在驻英期间,刘锡鸿已经“名扬海外”了。

一位波斯藩王曾问他:“中国为何不造火车?”

刘锡鸿自以为幽默地回以“因为我们正在制造一种不用煤和铁轨,却能日行万里的超级火车”。

见波斯藩王迷惑不解,刘锡鸿自鸣得意道:“根据四书五经的教导,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此行之最速之火车也。”

波斯藩王哈哈大笑,刘锡鸿陶醉在自己的“妙论”里,以为又创造了一条周恩来式的外交趣语。

对此,《泰晤士报》直言不讳地指出:“阻止铁路之人,必将贻笑于后代。”

反对派的冥顽不灵让李鸿章身心俱疲,在一封私信里吐露心声道:鸿章老矣,报国之日短矣。即使事事顺手,亦何补涓埃(微小)?所愿当局者洞悉中外真情,勿务虚名而忘实际,狃(拘泥)常见而忽远图,则天下幸甚,大局幸甚!

甲午之后,自上而下的改革扭转了形势,“要致富,先修路”的常识逐步深入人心,大兴铁路渐成热潮。

然而,庚子国变把慈禧变成了列强的羊咩咩,逆来顺受。洋人们一拥而上,纷纷争夺中国的筑路权。

英法两国在取得滇缅和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后,进一步觊觎贯通长江中上游富饶地区的川汉铁路,英国甚至已派人入川勘察路线。

时任四川总督的锡良当即上疏朝廷,力主自办川汉铁路,防止列强染指,得到批准。

1904年,谕旨下发,成都岳府街挂出了“官办四川省川汉铁路总公司”的牌子。

按规划,川汉铁路的预计路线自湖北汉口经宜昌,过四川的万县、重庆、内江、资阳,最后抵达成都,总长一千五百公里。

锡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约定,全程分为三段:一、宜昌以东至汉口,连接京汉铁路的区段由湖北负责修筑;二、宜昌以西湖北境内的铁路,由四川负责(待全部完工后,经二十五年时间,湖北政府出资赎回);三、四川境内的铁路,由四川负责。

盛宣怀自投罗网

蜀道之难,路人皆知。如此漫长的铁路线,初步预算高达五千万两白银,锡良不借外债,中央又没钱可拨,底气从何而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