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1)

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1)(16 / 24)

打了几十年交道,袁世凯比盛宣怀他妈还了解他。

首先,此人迷信权力,从来不跟民间资本做坦诚的沟通,唯知以官家的身份利用、欺凌,一旦上位,必能成功搞出一个民怨沸腾的局面;其次,盛宣怀不是给李鸿章当助手,就是跟洋人搞商务,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若出现乱局,绝对摆不平;最后,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判断。在这张由官、学、商组成的牌桌上,文人有道无术,官员寡道多术,商人无道有术。

以无道而居要位,天下宁不乱乎?

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

盛宣怀果然没有“辜负”袁世凯的期望,如愿以偿地当上邮传部尚书后,第一件事便是授意御史石长信上了一道奏折,颇有创意地将全国铁路分为“干路”和“支路”,干路只许官办,支路则可商办。

邮传部立刻呼应,上奏说:

从前规画未善,致路政错乱纷歧,不分支干,不量民力,一纸呈请,辄准商办。乃数载以来,粤则收股及半,造路无多。川则倒账甚钜,参追无着;湘、鄂则开局多年,徒供坐耗。循是不已,恐旷日弥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

作为从小到人民公园瞻仰“保路死事纪念碑”的老成都,实事求是地讲,盛宣怀并未夸大事实。

以沪杭甬铁路(上海、杭州、宁波)为例,清政府原拟借英资筑路,遭到江浙两省绅商的强烈抵制。

于是,两省各自成立公司,承担境内铁路的修建。

浙江铁路公司推举咨议局议长汤寿潜为总经理,在全省募集股金。股款中,有老人的寿衣棺材费,有寡妇的生活储蓄金。

结果,汤经理的亲友团集体跑来赚快钱,争相介绍筑路物资。由于缺乏监管,浙江铁路公司盲目采购、亏空严重,最后竟资不抵债。若非政府施以援手,汤寿潜多半卷款跑路。

川汉铁路的问题更严重。

筹备了八年,集款远远不够。开工无期,耗费却日多,挪借侵蚀、假公济私的腐败行为比起官场来不遑多让。

财务主管施典章甚至调拨公司三百五十万两资金跑到上海搞投资,中饱私囊,结果遭遇股灾,钱全部打了水漂。

许多川籍京官都看出这种靠民间融资修路的风险,纷纷上疏要求政府出面干预:民尽锱铢,局用如泥沙,出入款项,均无报告;前款不敷逐年工用,后款不敷股东付息。款尽路绝,永无成期……

因此,当铁路(干路)收归国有的上谕发布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