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1)(17 / 24)
,一开始,民间的反对并不激烈。
将民愤瞬间点燃的是几天后朝廷与四国银行团签订的出让筑路权的《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两湖相继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国有”之命。川路公司也紧急召开了股东大会。
因有巡警在场,会议一开始非常沉闷。忽然,场下一人长叹道:“四川亡矣!”言未已,即掩面恸哭。
一时间四周哭号相和,声震屋瓦,连巡警也扔了警棍,伏案而泣。
面对失控的场面,劝业道(商务厅厅长)周善培起身道:“此事不是哭就能解决的,诸君当另想办法。”
机灵的已然会意,走出会场,带着哭丧团朝总督衙门走去。
四川总督,此时由布政使王人文(1863—1939)代理。事先得到消息的王大人命人将督署大门敞开,在大堂檐下摆了一张长案,神色泰然地立于案上,静候请愿团。
王人文素以开明著称,川绅被他凝重的表态感动了:总督职在为民,民有隐,职当代请。请而不得,去官,吾职也,亦吾所乐也。
奏请的电报很快传到权力顶端,王人文避而不谈“铁路国有”,只委婉地提出:川路租股涉及全省百姓的利益,当有万全之策,切不可操之过急。
载沣漠然以对,绕开新成立的皇族内阁,直接跟邮传部和度支部协商决策此事,激怒了奕劻,以至于日后局势崩坏,作为内阁总理大臣的庆亲王拒绝为此负责,态度极其冷淡。
其实,度支部掺和进来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四国银行团的贷款是救命钱,载沣要拿来缓解财政枯竭的困境。
因此,给王人文的回电很不客气地将川绅定性为“巧借铁路筹款,专事苛虐小民”的土豪劣绅,并斥责川汉铁路有限公司“亏倒巨款”。
王人文担心刺激到绅商,将朝廷的斥电捂了一个星期,再次上奏苦劝。
回电却愈发严厉:
览奏殊为诧异,王人文着传旨严行申饬。
与此同时,载沣起复投闲已久的端方为督办川汉铁路大臣,具体操办收路事宜。
此差可谓万人艳羡——还有比政府接收大员来钱更快的职业吗?
端方的铁路大臣,行辕设在汉阳。乃至同城为官的湖北布政使连甲拐弯抹角地找到袁世凯,想通过他走端方的门路,谋一个“会办”的兼差,捞笔丰厚的外快。
纸包不住火,王人文不敢再掩盖煌煌上谕,将之前那封指责川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