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1 / 24)

为谁流下潇湘去

湘西的凤凰城古色古香,恍如梦境。

沱江穿城而过,清莹澄澈。虹桥的倒影随波荡漾,变幻多姿。吊脚楼下,苗家少女赤足临江,洗菜淘米,清脆的笑声随风飘扬,宛若从《边城》里走出来的翠翠,沁人心脾。

烟雨中,江上薄雾缭绕,大山景物朦胧,好一派远离尘嚣的桃源仙境。

然而,当九岁的沈从文一觉醒来时,宁静被打破了。

几个叔叔全部消失,父亲脸色惨白地坐在太师椅上,两眼无神。

“爸爸,爸爸,你到底杀过仗了没?”

“小东西,莫乱说!夜来我们杀败了,全军覆没,死了几千人!”

造反已然失败,杀戮刚刚开始。

我在道台衙门口的平地上看见一大堆肮脏血污的人头,辕门上也挂满了。(《从文自传》)

清军将城内布置妥当后就下乡抓人,集中起来赶到河滩上乱刀砍死。每天杀一百个,持续了个把月才收手。

天寒地冻,也不担心尸首腐烂,陈列在河边正好“以儆效尤”。

鲜血淋漓的画面刺激着沈从文幼小的心灵。当他成年后来到北京,向亲戚解释为何背井离乡时,道:“六年中我眼看身边杀了上万无辜平民,除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的印象,什么也学不到。被杀的临死时的沉默,恰像是一种抗议——你杀了我的肉体,我腐烂你的灵魂。”

湖南的光复血雨腥风,概括起来就是:革命的杀了反革命,反革命杀了不革命但被当成了革命的,革命的杀了被当成反革命的不革命的……

归根溯源,要从巡防营统领(湖南武装警察最高长官)黄忠浩讲起。

黄统领带兵有方,人称其军“忠字旗”,唤其人为“小曾国藩”。

深受张之洞赏识的他官至湖南提督,退休后办起了实业,在士绅的拥护下做得风生水起,成为矿界领袖。

人望日隆的黄忠浩修治洞庭,资助教育,保路运动兴起时还率众反对铁路国有化,可见思想非常进步。

如果不是一念之差,死后定能和同乡黄兴一样变成铜像。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时,履新不久的湖南巡抚余诚格极为恐慌。

湖南是革命老区,出产了唐才常、陈天华和宋教仁等一批清政府的克星。况且,长沙刚刚爆发了抢米风潮,人心思乱,一点即燃。火药桶上的余巡抚只好返聘黄忠浩,让他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巡防营,至于新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