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2 / 24)

,早已毫无悬念地被同盟会渗透,不抱希望。

黄忠浩刚换上军装,就见到了老相识——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闿。

与谭嗣同、陈三立并称“湖湘三公子”的谭延闿处世圆滑,被誉为“药中甘草”。谭延闿对黄忠浩大谈由巨家世族(咨议局)和军政长官(黄忠浩)联合的所谓“文明革命”,劝其“宣布革命,自任都督”。

黄忠浩略有心动,派亲信去汉口打探消息。回报说清军已大举南下,民军却无新的战果。

于是态度逆转,摆出一副要当中兴名臣的样子,准备佑我大清。

谭延闿只好退而求其次,也不管什么“文明革命”了,派人同革命党接头。

同盟会湖南分会的负责人焦达峰和新军排长陈作新浮出水面。

出身地主家庭的焦达峰是自费留日的。加入同盟会后不久,便因不满孙文只经营华南而无视长江上游的战略,同孙武成立了外围组织共进会,回国分驻两湖,策动起义。

咨议局代表跟革命党约好在福寿茶楼见面。当天,代表恭候多时,方见“有穿天青团马褂,落落大方,肩舆而来者,焦达峰也。次陈作新来,又次陆续而来四十余人,长袍短套,不伦不类”。

焦达峰的“小弟”成分比较复杂,有新军士兵,也有黑帮成员,被咨议局的代表鄙视很正常。

关键是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咨议局较保守,主张光复后推黄忠浩为湖南都督,稳定人心;陈作新和新军士兵则坚持要杀黄忠浩。

最后不欢而散。

举事当日,由于事机不密,听到风声的余诚格预为布置,一时间哨岗林立,便衣四起,还有谣言说巡抚衙门已架起大炮,准备把城外的新军营房轰平。

按照教科书的论调,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又动摇了。一个叫吴作霖的咨议局议员担心真打起来殃及池鱼,急得通宵失眠,大清早跑到单位求见谭延闿,要他出面主持大局。

结果门卫都没起床,哪有人来办公?

吴作霖越想越生气:都什么时候了,你大爷的还睡得着觉?

最后竟在咨议局门口骂起街来:

我是革命党,一向不怕死。我姓吴名作霖,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我手下已有两千多人,分驻满城客栈。除各有小刀外,还能制造炸弹,只要人备火柴一盒,即能将长沙烧成平地!你们这帮议员,号称人民代表,现已死到眉毛尖上,还不到局办公,要你们作甚!

门卫被吵醒,不知所措;路人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