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3 / 24)
前围观,都以为是个疯子。吴作霖骂了个唇焦舌敝,无人理睬,悻悻地回家去了。
骂街加剧了谣言的传播,票号发生挤兑,巡防营全体出动。
焦达峰一夜之间活明白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每人只有两颗子弹的情况下,领导新军一鼓作气冲进城。
居然就光复了。
余诚格摇身一变成了余则成,换了衣服,逃到湘江上的日本军舰里。黄忠浩则没那么好的运气,刚跨上马预备跑路,一个巡防营士兵故意高喊:“我们统领来了!”
新军士兵顺着话音方向一拥而上,将黄忠浩刺于马下,绑到天心阁的城楼上斩首示众。
一路上,有人拳打脚踢,有人用刀乱刺。这些同黄忠浩素不相识的士兵,是出于公仇还是私怨,抑或只是狂欢?已不得而知。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焦达峰和陈作新被推为湖南军政府的正副都督,而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文告贴上街,长沙市民惊诧莫名——没人知道这个二十五岁的都督从哪儿冒出来的。关于焦达峰和黑帮大佬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很快就口耳相传了。
更要命的是,一身江湖习气的焦达峰毫无管理经验。
一个青年跑来要官,他问对方会做什么,答以“会写字”,便道:“你去当书记吧!”
青年走出去,见桌上放着一大捆白带子,便随手拿了一条,写上“三等书记官”,往身上一挂,招摇过市。
不过他很快发现其他人的带子上都写着“一等书记官”,不禁后悔自己胆子太小。
由于连长满街走,营长多如狗,杂货铺的指挥刀顿时卖到脱销……
谭延闿则对民政部长的任命嗤之以鼻:自己出身翰林,深孚众望,凭什么受一帮“丘八”领导?
他以“模仿英国立宪精神,防止专制独裁之弊”为由,将咨议局改组为议会,规定都督的命令必经本院议决盖戳后,方可发交各部执行。
焦达峰自然不满,在一帮同盟会会员的鼓噪下,起了杀心。
岂料谭延闿速度更快,趁焦达峰派两协军队支援武汉,长沙空虚之机,勾结新军管带梅馨发动政变。
当天,都督府接报,说北门外的和丰火柴公司发生群体性事件,请求弹压。
陈作新单骑前往视察,刚走到文昌阁便被埋伏于此的叛军乱刀砍死。
素喜诗文酬唱的陈作新生前曾赋有一诗:
平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