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13 / 24)

事,必引为辅助。故重在得人,但问其才与不才,不论其党与不党。

并“苦口婆心”地劝大家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拘泥于党派之争,破除成见,同心协力建设民国。

最后还不忘抨击一下《临时约法》里的“总统不负责任”。

他打比方说,国民好比股东,大总统好比董事长,总理好比CEO。公司的运营发展,固属CEO之责任,但若因用人不当,致使商业失败,濒临破产,则董事长不能不负责任,股东也未必肯宽容董事长。

袁世凯的话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报纸甚至指责同盟会结党营私,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桎梏。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袁世凯提名由外交总长陆徵祥担当第二任总理。

作为职业外交官,陆徵祥常年在驻外使馆工作,连老婆都娶的洋妞。后受“庚子五大臣”之首的许景澄赏识,官至驻荷兰公使,于王朝末日前,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电奏隆裕,逼清帝逊位。

虽说陆徵祥在外交总长任上引进西方的管理制度,刮起了一阵科学的新风,但让他当总理,资历和人望还是太浅。

之所以有此动议,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中华民国还没得到世界各国的正式承认,俄国又在策划分裂外蒙,总理这个位置需要一个外交干才,不然连钱都借不到;二、陆徵祥无党无派,刚从国外回来,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容易在临时参议院通过;三、逼宫一事上,陆徵祥帮过自己,是可以争取过来的好同志,必须回报。

果然,其上任没有遭遇任何阻力。

因为在宋教仁的布置下,同盟会把视线放到了不远的将来。

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袁世凯必须在十个月内召开国会,临时政府才能变成正式政府,临时大总统才能变成正式大总统。而届时,所有部门都要洗牌重选,谁占领了国会谁就拥有天下。

因此,战略重心已发生转移的同盟会会员先后从政府辞职,跟着宋教仁造党去了。

本以为可以太平几日,却在陆徵祥组阁时又碰到了麻烦。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六名候选人被提交到临时参议院。其中,提名担任教育总长的孙毓筠(同盟会籍)遭到同盟会的强烈抵制。

当然你会问:都是革命同志,咋大水冲了龙王庙?

因为同盟会一致认为孙毓筠是个叛徒。

其实人是名门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