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1)(14 / 24)

后,孙家鼐的侄孙。

状元出身的孙家鼐当过帝师,做过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官至内阁大学士,死后谥“文正”,与曾国藩同。作为文官楷模,能拿的成就都拿到了,还活了八十多岁,死在清朝的前面,可谓完美人生。

进步青年孙毓筠鄙视这样的人生。

他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又回国响应萍浏醴起义,同潜伏在新军第九镇里的革命同志柏文蔚一道谋刺两江总督端方。

结果事泄被捕。

换个人家属铁定准备后事了,但谁叫他叔爷爷是当朝军机大臣呢?

端方立刻给孙家鼐打了封电报确认:“孙毓筠是否属于华族(您的家族)?”

孙家鼐不便公然作保,只好暗示道:“此子顽劣异常,请严加管束。”

巧妙地默认了。

端方心领神会,派人下狱去教孙毓筠:“你在口供里只承认政治革命,莫谈种族革命,如此便能起死回生。”

最后,孙毓筠被判五年监禁,暗地里则在端方的安排下躲到总督衙门的后花园读书。

令人唏嘘的是,另外两个从犯却被判处终生监禁。

这件事情教育我们不要以己度人,官员眼中的意识形态同我们所理解的大相径庭。在官员眼中,这玩意儿即使逻辑上不能自洽,被时代抛弃,遭世人唾弃,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法宝,既能清除异己,又可兜售人情,当真是国之利器,百用百灵。

辛亥后,孙毓筠获释,任江浙联军副秘书长,旋即出任安徽都督。

可惜等他空降过去,才发现安徽遍地都是都督,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儿,个把志存高远的还准备攻打省城。

孙毓筠只好向南京求救。岂料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招来了柏文蔚。

柏的军队迅速稳定了安徽的乱局,而他本人也董卓附体,跟孙毓筠抢起都督来。

官司打到南京,孙文很为难。又觉得两人二十年的交情,当无大碍,便将皮球踢了回去。

事实证明,权力面前,友情只是浮云。

当孙毓筠的心腹被柏文蔚砍死时,他只能选择默默地离开,怀着对同盟会的满腔怨恨跑到北京,去临时参议院报到。

袁世凯对这个失意的议员高度重视,把锡拉胡同的旧宅和端方的一个爱妾送给他,致使孙毓筠彻底倒向大总统,并引来种种非议。

象来街,临时参议院。

陆徵祥向议员介绍六位总长候选人(其中同盟会籍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