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我都是基因的载具 (2)(12 / 17)
放着一纸清单。
袁世凯指着清单道:“家产全在这里了。把你经营的公司的状况告诉我。”
王锡彤略作汇报,又统计了清单上的存款与股票,总计约二百万元。在后来的自述中,他感慨道:袁公子女合计三十余人,以二百万元分配,无论如何,可以断言十年后就会有贫穷者。总之,袁公自担任大总统以来,(家财)实际上未曾再增加过一钱,其为国忘家之情,实在不容抹杀。世传袁公有数千万资产,污蔑之言也。
1916年6月5日,袁世凯打了一剂强心针,从昏迷中转醒。自知死之将至的他急召“顾命大臣”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和表弟张镇芳到病榻前议事。
徐世昌最后一个赶到,袁世凯望了他一眼,道:“菊人来得正好,我已经是不中用的人了。”
徐世昌宽慰道:“总统不必心焦,静养几天自然会好。”
又道:“总统有话,早点安排出来也好。”
袁世凯嘴唇轻启,吃力地吐出“约法”两个字来。
四人意识到这是要讨论总统继承人的问题。但约法有新有旧,按宋教仁主持起草的《临时约法》,总统不能行使职权时副总统接任其职;而按照后来的袁记约法,则规定由现任总统提名三人,写下名单后藏于金匮石屋,待总统死后取出,在三人中选定一人继位。
徐世昌正要追问,守在榻旁的袁克定抢答道:“金匮石屋。”
袁世凯口不能言,只微微动了下头,似乎表示同意。
然而,袁克定的愿望落空了。几天后,当石屋打开,众人发现名单上的三人分别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
6月6日上午10时,五十八岁的袁世凯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临终前,望着窗外的那一小片天空,他仿佛看到父亲袁保中、养父袁保庆,看到吴长庆、李鸿章、丁汝昌、张之洞……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云端浮现,冲自己微笑。他努力伸出手去,却发现那些脸庞逐渐淡出,化作一道道亮绿色的线条,在模糊中糅到一起,最后消失得杳无踪迹。
以手指天的袁世凯,最后的遗言是“他害了我”。至于“他”到底是袁克定还是杨度,抑或另有所指,则永远无人知晓了。
徐世昌考虑的是现实问题。
总统候选人看似有三个,其实只有一个。
黎元洪。
首先,黎胖子是三人里唯一同时满足新旧约法继承条件的,没有争议;其次,军务院既然已经公开拥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