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刘馥:都是争鸣惹的祸(1 / 4)
刘馥,沛国相县人。跟曹操还算半个老乡。
刘馥小时候就聪明好学,爱动脑子,活学活用。常常有别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他还喜欢跟别人辩论,而且水平是一流的,总能说服别人,最终按他的意见来。
那时候,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安徽这里乱得特别厉害。
刘馥就南下到扬州(汉末的扬州,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治所在安徽寿县)避乱。他租了几间小屋,教些学生,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刘馥搞教育可相当有一套,深得学生家长的尊敬。对了,刘馥的志向是当个教育家,安安分分搞些教学研究,而不是政治。
但是那个乱世,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当时袁术的将领戚寄、秦翊驻扎在扬州,听说刘馥很有才华,就请他来喝酒。刘馥本不想去,但又想跟军队上搞好关系,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军队呀,人家有武器。如果发起狠来,还搞什么教育。
刘馥就来赴宴了。席间,戚、秦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劝刘馥到营中做军师,有朝一日,能引荐到袁术那去,做个首席谋士,定有更好的前途,比搞什么狗屁教育强多了。
你看,我们也没受过什么教育,照样带兵打仗,镇守一方。
二人很自得。
刘馥没言语,认真吃、认真喝、认真听,听二人说得差不多了,才放下筷子问,你们认为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
戚寄说,那还用说吗?一代英主啊,甭说别的,就人家这家庭背景,阔大了,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己占据淮南,势力那还了得。听说他最近从孙策那儿得到了传国玉玺,不久,他肯定要称帝啊,那时,我等皆开国功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秦翊了跟着附和,对对对,要跟着袁明公干那得趁早,等他当了皇上了,再去巴结他,迟了,滚一边去,早做什么人来着,一口汤都喝不到。
刘馥笑了,他摇摇头,二位将军此言差矣。袁术这个人我早就看透了,平庸,没什么志向,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总想做皇上。他这一做皇上,那就成了众矢之的啊。天下诸侯会群起而攻之。那时候,他别说皇上了,就是割据城池做个郡守都不可得。活着就得被追杀,死了埋在地下也得被掘墓鞭尸啊。袁术自身难保,更别说你们这些小虾米了,大水一来,你们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到那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戚、秦二将一听,有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