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刘馥:都是争鸣惹的祸(2 / 4)
蒙,哎呀,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馥说,我看你们不如就去投曹操。我纵观天下英雄,曹操为英雄中的极品。听说最近他迎天子于许,招贤纳士,屯田积粮,奋发图强。智谋不可谓不足备,眼光不可谓不深远,将来必定能成其大业。投奔他,才是投奔明主啊。现在你二人去投他还来得及,等到他统一了天下,你们再去巴结他,迟了,早做什么人来着!
二将一听,先生之言甚善,我等愿立即去投曹公。
本来二将是劝刘馥的,反被刘馥一劝。你说这是什么事!
于是二将连夜拔营起寨,到许昌投了曹操。曹操一看这二将很高兴,对他们弃暗投明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给他们都加了官晋了爵,还赐以金银财宝。
二将感激不尽,并说,并非我二人有此见识。当初我们二人执迷不悟,幸有高人指点,我们才幡然悔悟,来见明公。
曹操一听,哦,这人是谁呀?
二将说,刘馥。
二将就把前后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曹操很高兴,立即命人去扬州请来刘馥。跟刘馥这么一谈,感觉刘馥才华过人,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任命他为司徒府掾。
果然,一年后,袁术称帝。三年后,袁术被诸侯阻击,呕血而死,淮南归入曹操。
戚、秦二将闻讯擦了把汗,对刘馥说,多亏先生当初指点,不然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刘馥说,偶尔应验,不足挂齿。
这一年,东南一带发生战乱,扬州刺史被孙策的人所杀,江淮郡县残破,乱糟糟没人管。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又恶化,急需一位智能之士掌控东南局面。想来想去,曹操想到了刘馥。
曹操说,江淮一带惨遭战乱,先生对那里比较熟悉,有群众基础,可以去收拾残局,整顿河山。
刘馥说,愿意效命。
于是曹操表奏天子,任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领命,单人独骑来到合淝空城,建立州治,颁布法律。
一面安抚驻兵,让他们安心驻扎,安分守己,不要违法乱纪。一面教化百姓,广施恩泽。大规模屯田,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民盛粮丰的安定局面。
刘馥觉得光够吃够喝不行,还得实施教育。干教育,他可是内行啊。他在合淝城中设立学校,招了一些读书人来教学,自己担任校长。没事的时候,到学校走走,视察一番,有时高兴了,给同学们讲讲课,或者坐在教室后面听听课。刘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