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 10)
合缝地拼接起来,无论收信人的姓名还是举报信的内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收信人的姓名,你看……”津崎校长将信封递向茂木记者,并用手指压住撕裂处,“裂缝在姓和名的中间。”
“森内”和“惠美子”正好处在裂缝的两侧。
茂木记者笑道:“您想说什么?”
“收到这封举报信的人如果真的想置之不理,会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吗?要么不撕毁直接扔掉,要么干脆撕得更碎一些,不是吗?”
茂木记者用手指推了推眼镜,脸上仍带着笑容“与其这样猜测,倒不如去问问森内老师本人,那样会更清楚吧?”
“我会向她本人确认的。”津崎校长断然道,“到目前为止,之所以没有将举报信的事告诉柏木的班主任森内老师,是因为作为校长,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好。因此,必须首先向她告知再加以确认,如果一下子就把撕破的举报信拿给她看,只会对她造成混乱。”
“如果真的不是森内老师撕毁后丟弃的,确实应该这样做。”茂木记者语调平缓,听不出嘲弄的语气,却反而令人害怕。
这确实是个不可貌相的厉害角色。
“那我就等您的回音了。”茂木记者再次打开皮包盖,“原件我不能给您,您拿着这一份吧。”
递上来的是装订在一起的复印件,包括举报信、观众来信和牛皮纸信封。他准备得真周到。
或许是心理作用,津崎校长觉得这份复印件不是递过来的,而是直接戳到了眼前。
“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是节目组办公室的。如果在那里找不到我,就请呼我的传呼机,我会马上回电话。”
名片上果然有手写的传呼机号码。
“好的。接下来您准备去做什么呢?”
“您是问我去哪里采访吗?”
“不能问吗?”
“没关系。”茂木记者又笑了笑,“去城东警察署。有必要重新调査一遍柏木事件的详细情况。”
“重新调査”的说法令津崎校长难以接受,但他还是忍住了。
“是这样啊。负责该事件的刑警是……”
“您不必告诉我。我自己去了解。”茂木记者拦住了津崎校长的话头。即使语气平和,也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的想法:负责的刑警肯定早就和学校统一过口径。
就算是津崎校长,听了这话也不由得心生怒火:“参与针对学生的询问调查的,是城东警察署少年课的佐佐木警官。她是个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