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科幻 >天下乾坤 > 第十六章 玉真宫嘉仪论典故 崇明殿洞仙献灵珠

第十六章 玉真宫嘉仪论典故 崇明殿洞仙献灵珠(3 / 4)

开采珍珠,进贡朝廷。

——由于珍珠乃是自蚌壳之中天然生成之物,因此产量虽多,但真正贵重之珠却是百不足十。世人皆谓“珠有九品”。珍珠之形态自当以正圆为最佳,这种珍珠被世人称为“走盘珠”。其中圆润光泽者,直径五分至一寸左右的为“大品”;一边扁平,一边如覆釜之状的为“珰殊”,也是珠中珍品,价值一粒千金;而走珠、滑珠则是等外之物。另有一说,言“大而稍扁”的“南珠之明珰”,等级仅次于径寸大珠,珠形圆满、色泽银白、光莹无丝络的为精珠。其档次则以重量来分,每颗“重一分者银六倒,二分者四十倒”。光泽不佳之肉珠,“二分重者值银仅四倒”,八百颗重一两的称为“八百子”,值银十倒;一千颗重一两的称为“正千”,值银仅八倒。

大越国毗邻大宋国之广南西路,国中亦是盛产珍珠。虽然所产之珠较之合浦南珠稍有不及,却也能和西珠分庭抗礼。而这颗“九曲灵珠”,却正是大越国中所产之极品。

洞仙公主见段香持一眼便认出这珠子的来历,不禁拍手笑道:“嘉仪公主当真是好眼力!这正是我大越国中的至宝,‘九曲灵珠’。”

段香持向她笑道:“想不到贵国君主对我大理如此看重,连这宫中至宝也当做礼物送了来。”

洞仙公主微微一笑,“大理国与我大越相距极近,两国相互之间广传佛法。珍珠原本便是佛门七宝之一,因此我父皇才命我将此珠送与贵国,以结百世之好。”

她说这话,倒也不是虚言。相传东汉之时,苍梧学者牟子奉母流寓交趾。其人“锐志于佛道”,著有《牟子理惑论》。自此之后,佛教便传入了大越。其后百年,月氏僧侣支疆梁接到达交州。再后百年,印度僧人摩罗耆域经扶南至交州,同时到达的还有僧人丘陀罗。

而洞仙公主所说的佛门七宝,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关于“七宝”究竟是哪七种宝物,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谓七宝为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码瑙……法华经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其中,琉璃又被称作毗琉璃、吠琉璃;颇梨,又被称作颇胝迦,即水精;车渠,又作砗磲,常与码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类。赤珠,又称赤真珠,即珍珠。

——“三藏法数”之中对“七宝”的描述比较详尽:“七宝诸经所载不同。旧出二种。其间名同而华梵不一。今依翻译名义。亦列二种。皆以梵语为名。而用华言各释其下也。一苏伐罗梵语苏伐罗。华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