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第九章 东奔西走 (1)

第九章 东奔西走 (1)(7 / 23)

邦不相信人性——又或者,他只相信人性是不可以相信的。

和刘邦这样的人共事,是很令人绝望的。除非做到像纪信、周苛那一步,被人用火烧了,又或是水煮了,否则无法取得刘邦的信任。

那么,大家为什么却还要选择刘邦,而不选择项羽呢?

选择项羽比选择刘邦更令人绝望。在刘邦这边,最多是没便宜可占,可在项羽那边,却只能像范增那样,无端遭受疑忌,落得个冤沉海底,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老板,刘邦只是精明,在他手下无法藏私而已。但只要你认真表现,不存私心,还是有许多发展机会的。而遇到项羽,他唯一信任的是最不应该信任的间谍项伯,所以你表现得越好,反而出局得越快。这也是小修武夺权事件发生之后,史学家对刘邦持宽容态度的主要原因。

总之,仓促之间从床上爬起来的韩信和张耳,面对着手执兵符印信,“踞而洗”的刘邦,唯有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刘邦在微笑,或许他的心里还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他避免了让张耳和韩信在无法抵御权力诱惑之时,有可能导致的人性横决。既然大家都没有机会表现出人性中的暗恶一面,那么,大家就仍然是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仍然是可以继续合作的。

4、重演调虎离山

暗入小修武,夺取了兵权,刘邦就给张耳、韩信分配工作。

派张耳下乡,巡视赵国各地,看看有什么发现。派韩信去攻打齐国。

韩信郁闷地说:“好,大王,我这就去打齐国,这次大王能给我多少人?”

“人?”刘邦说,“小韩啊,我这边的人手还不够呢,要不你自己想想法子?”

刘邦把韩信手中的人手全都抢走了,让韩信郁闷到了无以复加。可是韩信不敢吭声,因为刘邦几次三番催促他出兵救驾,韩信都因为首鼠两端,迟迟没有行动,他现在只求刘邦别追究这事,就已经是万幸了。

无奈之下,韩信找张耳想办法,凑了点人手,准备进击齐国。这边刘邦把韩信的人全部调到巩地,阻止楚军西进。

这时候刘邦的新战略,是借韩信出兵齐国的机会,意图从北部及西北部两个方向,对楚国形成战略包围,进而威胁楚军的侧背,再次逼迫项羽分散兵力。而刘邦则乘机大打机动战,一块块吃掉楚军。

按照这个布置,刘邦率军兴冲冲地出小修武,抵达黄河岸边,正要渡河,忽然间过来个郎中郑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