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理想VS现实(4 / 5)
衣服,内中的担忧,可想而知。
“连小孩子们都会联想到的担心……”
秦朗自嘲地看着几位同事,“我们还以为只要规定他们穿校服才能来上学就可以避免,是不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几个初出社会的年轻人都沉着脸没说话。
如果只是穿的时候尺码不合还是很容易解决的,淘宝店家支持退换,他们可以多买一点,多余的再退掉。
城里的学校会多囤一点,学生衣服小了可以付费再买一件,但他们支教是短期行为,资金也有限,不具备囤货的条件。
“可是做小了也不实际。”
江昭辉长得人高马大,从小到大换衣服换的最是频繁,自然比其他人更能体会衣服不合身的苦恼,“男孩子小学时候还好,女孩子小学时候长得很快的,真做小了,一两年一过就穿不上了,毕竟要穿好多年。”
合身了,可能穿几个月就穿不得了;
买大了,也许根本就没得穿。
无论选哪一种,最后孩子还是没校服。
“要不然听张校长的,只买高年级孩子的?”
黛文婷有些犹豫地说,“我们小学时候,校服小了都是自己再买的。这里的孩子应该没有条件吧?”
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除非以后有什么慈善团体还持续资助校服的事情,否则也许这个校服只是昙花一现。
因为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们只能无奈地放下尺寸问题,转而寻求如何“保住”孩子们的校服,不被家中的大人和小孩动脑筋。
“做还是做大点的,大些穿着也舒服。”
秦朗苦恼地说,“就是要怎么要确定每一件校服只会穿到它的主人身上……”
“把学生的名字绣到显眼的地方怎么样?”
苏丽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大孩子一般都懂事了,也要面子,如果衣服上绣着女孩子的名字,也许会不好意思穿?咱们把名字绣大点,一眼就看见那种?”
“这是个好办法!”
杜若连馒头都不啃了,连连点头,“这些女孩子名字不是什么花就是什么凤什么红的,绣大点,那一看就知道是家里把女孩子衣服给男孩子穿了,不光大孩子要脸,大人也要脸的。”
乡人注重人情关系,在家里怎么重男轻女,到外面也是怕人戳脊梁骨的。
“那就试试。”
秦朗有些头大地又找黛文婷要来了手机,“就不知道单独定制绣字要加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