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梦想VS攻略(上)(2 / 5)
就不给她读了,送她去她爸爸妈妈的城市打工,会说让她去上学,只是怕她知道真相不愿意去而已。
她心里很怕这件事是真的,却又不敢去问自己的妈妈是不是真的,所以她的梦想也很简单,只是希望妈妈答应她“读书”的事情才是真相,她最终能在妈妈的身边读上初中。
“他奶奶和老婆婆说的八成才是真的。”
杜若见苏丽皱起眉头,看完整个作文后推测:“除非她妈妈所在的城市私立学校并不贵,否则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按规定应该是在户口所在地完成教育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按照父母工作地的教育部门分配学校就读。我看她家条件不太好,留在当地就读最省事,出去读书反倒麻烦,没理由舍近求远。”
“也许是先找好了能接收的学校?”
苏丽抱着最好的打算猜测。
杜若沉着脸摇头。
“这孩子会在作文里写这件事,是心理上一种下意识的‘求救’;同样的,另外一个女孩子希望‘姐姐不要嫁人’,其实是在心里祈求自己不要早早年纪就嫁人;那个希望能一直读到‘大学’的孩子,八成是感觉到了家里想要让他辍学……”
除了张小虎“希望自己能成为飞人”这样的愿望,很多孩子的“我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篇篇作文,而是一封封“求救书”。
他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抗击来自原生家庭、来自这个地方的社会形象的桎梏,便下意识地在作文里向他们看起来“厉害”的老师表达出了内心的诉求和恐惧。
于是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着。
他们的支教期很短,哪怕杜若能够从头到尾坚持下来,也不过就是一年而已。他们看不到孩子们读高中,也看不到孩子们会不会早早嫁人。
即使能看到,到那时,他们也远水救不了近火。
苏丽在听到杜若的“求救论”时就已经擦干了眼泪,捧着试卷冥思苦想。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我们就教他们怎么办!”
突然,她拿起笔袋里的笔,开始在一旁的白纸上写起“梦想攻略”。
“《梦想攻略》:
亲爱的赵理同学,你的梦想很坚定,也很远大,老师先预祝你的梦想可以达成,并附上《梦想攻略》一份。
北京、上海最好的大学名称如下:
北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XX、中XX……
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XX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