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各自的决定(9 / 12)
将计划书递给了郑迅:“这是我专门为‘华安’这个独立的项目做的资金计划书,细节郑工拿回去慢慢看,大致的方向我跟您说一下。
”好。“郑迅接过文件,翻开目录看了一眼后,便拿出笔和纸,准备记下夏晚说的重点。
”现在与‘华安’共同竟标的有三家公司,其中R国的优势是技术好、工程质量高;缺点是速度慢,工程设计无法与当地居民习惯差异太大;D国的优势是技术好、造价低,缺点同样是速度慢,同时还加上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固守自我,不能很好的融和当地的意见,俗话说就是不听话;J国的优势是有集中快速建造批量房屋的经历,但他们的设计习惯偏大居所,对于安居用的民用房,反而没有设计优势。“夏晚同样也拿出纸笔,边画边说道:
”‘华安’的优势很明显,有安居类民用房的工程经验,设计风格接近当地习俗,建筑速度也足够,缺点是国家为了控制资金的外流,加上地方上税务的争夺,让我们有些施展不开拳脚,在竟标上的报价目前并没有优势
并没有优势。郑工您看我分析得对吗?“夏晚看着郑迅问道。
”没错,虽然我们是民营企业、自有资产,毕竟是出国门做生意,要给国家和地方交税,也要顾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敏感度,所以报价并非那么自由。“郑迅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OK,既然问题的方向没错,我们再来看看亚安可以给出的解决方案。“夏晚点了点头,抽下面上的稿纸,在一张新纸上重新画着:
”‘华安’可以不必自己去竟标,而是找三家投标公司去竟标,竟标主体分别是‘华安’建筑,这一家就用最稳妥的报价方式;第二个用‘华安’在当地的分公司名义,郑工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在第二轮竟标前,将这个分公司的注资方式改为合资——让当地政府占一部分股份,‘华安’总部占一部分股份,这个公司给予最有竟争力的报价;第三个找一个国内小的建筑公司,注明华安给予技术和工人支持,这家公司做出利润最高的报价。“
”三家公司,至少有一家可以进入到第三轮竟标;若进入第三轮,我们再按对手的特点,一一制定不同的竟标方案。“
夏晚将面前的三张纸,一字摆开的铺在郑迅的面前,看着他说道:”无论哪种方案,因为主体不同、利润率也将不同,所以都能保证华安想要的利润率。“
”同时,除了第一种方案外,其它两种都可以成功避开政治敏感度,‘华安’操控的空间就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