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1 / 4)
赵崇义和柳敬原看看刘演不由得问:“母仇?我们怎么不知道?”
刘演冷冷一笑:“这个你们不用管了,我已经和一个人达成协议了,这些在我成就大事的时候,自然就能如愿了。”
赵崇义心里想,这个一定是宫廷秘辛了,哎,也是个可怜的娃啊。
刘演接着说:“可是,自从我到了江南,成为了三省巡按,见多了民情,才觉得,这要达成我们的心愿太难了。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我们的大楚的国土就只有这么多,土地都掌握在富商,官员们的手里,百姓们手里没有土地,就是推广了新种,我看也难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啊。”
柳敬原说:“你以为这个问题,皇上不知道吗?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崇义心中一动,就不由自主的把当初陈文蕙说的那一番话说了一遍。
刘演和柳敬原楞了一会儿,柳敬原大笑着说:“文蕙果然是奇才,不得不说,她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这些事情,我们在江南都已经亲身体会过了。江南的地也少,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这些地主,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小家族,有的是富商,还有直接就是老百姓,勤劳能干,省吃俭用,几辈子攒下来的。这样的土地,你怎么能说人家不好呢?可是土地都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自然百姓就要饿肚子了。后来,海贸开始了,陈家因为陈远恒大人管着湖州一地,所以,他们最早开始劝说百姓去海外。那些第一批去的,有的去了倭国。有的去了夷洲岛。去倭国,夷洲岛的百姓们经过这么两年,都多少赚了钱了。他们又回到江南。把亲戚朋友都接过去生活。那些百姓们说,到了海外。地广人稀,土地很多,不过,大多是没有开垦的荒地,只要是跟银行借贷,度过了第一年的开荒期,第二年就能打下许多粮食,不但能还贷。还能开发更多的土地,,有的家里情况好的,带了银子去的,不用借贷,直接开发,还能买下奴隶,或者雇人进行耕种,第一年过去,第二年就能发财。我认识一个小地主。家里只有四百多亩地,其实生活过的也算是可以了。可是,他贪花好色。娶了几个小妾,自然花销就大了,偏偏生的都是儿子,这儿子一大,他发愁了,四五个儿子,要是一分田产,那他的家业就不能是四百多亩,就变成一百亩。甚至更少了,眼看着祖产要变少。而且,嫡出的儿子不愿意。不想分薄家产,闹得很厉害。他没有法子,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说陈家招人去南洋,就拿出一些钱,给那四个庶出的儿子,每人一些钱,还给了一些仆人,打发这些儿子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