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2 / 7)
望陆时寒选择第一种模式。
如果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陆时寒确实不介意采纳刘老板的意见。他当然知道在商言商的道理,刘老板嘴上再说得好听跟他当朋友,也不能真不在意损失,对方肯掏一千两,自然有信心能赚得比这更多,但没有养家压力的陆时寒并不在意这些损失,钱够花就行了。
偏偏他自己不介意那些身外之物,却娶了个根本离不开金钱滋养的妻子,而且随着她身子日渐康健,陆时寒已经开始打算起日后生儿育女的花销了——自从发现师兄家的侄子侄女们,都有不止一两个丫鬟奶娘伺候后,他就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往后生儿育女,这么娇气的仪儿能亲自照顾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自家恐怕也得再请奶娘丫鬟,这样一来不仅开销增加,要买的宅子也不能太小,否则就住不开了。
于是陆大人绝望的发现,刘老板开出的一千两根本不算什么,那自然不能当场答应下来,陆时寒回家跟颜芝仪商量了一下,在她双手双脚的支持下,咬牙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然后跟刘老板就分成问题好好讨论了几天。
全程都是他跟刘老板私下协商,谈回来的结果让颜芝仪都喜出望外,他们的分账方式竟然是抛开成本后四六开。
当然是陆时寒四,刘老板六。
这已经足够让颜芝仪用充满敬仰的目光看他了。
万万没想到谈判专家竟然就在她身边,她记得上辈子吃过瓜,某小有名气的作家小说版税才十来个点,就这已经是业内不错的待遇了,虽然这十几个点是指销售额而不是净利润,可是跟定价比起来,印书的成本才多少?
拿这个当参照物的颜芝仪便认为,寒哥作为第一次出书的新手,净利润分账谈到百分之二十就算不错了,结果他跟刘老板达成了四六开,足足是预期的一倍啊。
陆时寒被她的星星眼看得颇为不好意思,解释道,“刘老板虽然没明说,但言语间也透露过,他是花了些功夫来了解我的,自然知道老师对我的关照,因此看在老师和张叔的面子上,刘老板愿意多让些利,而我也没有把价压得太狠,毕竟若是刘老板觉得吃了亏,用其他方式弥补回来,比如瞒下一些卖出的数量,那咱们也只能吃闷亏。”
颜芝仪睁大眼睛:“所以寒哥还想五五开的吗?你想的可真美。”
连特别会做梦的她都不敢想呢,生产印刷都是刘老板在搞,销售也是人家负责,堪称一条龙服务了。虽说刘老板名下有自己的印书坊和书肆,可是材料、人工和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