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528章 天下变革 (1)

第528章 天下变革 (1)(14 / 23)

用,但见这杨忠能识文断字又身材魁梧武艺过人不用又可惜,便给了他一个武举举荐的名额,也直接过了预试,果真武艺不凡,而且有勇有谋,在之后的战阵比试中还战胜了一干颇有经验的低层将领,倒是出乎马文才预料之外。

搞半天,元颢还埋没了一个可用的人才。

至于文举,则如同马文才所料,提拔出的有七成都是高门大族出身,并非他有意偏袒士人,而是大家掌握的资源不一样,确实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不过有很多士族子弟被尔朱荣吓破了胆子,不愿再为官,宁愿投身明经科去当一博士清闲度日,还有些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倒并没有让朝堂上出现清一色高门官员的情况。

由于鲜卑汉化已久,这次文举出来的众多举人里鲜卑人、汉人、羯人、氐人皆有,甚至还有几个擅长术算的高车人,但大多还是汉人。

得了明经魁首的是范阳卢氏之子,得了进士魁首的则出人意料的是一位叫做杜弼的中年人,祖父曾经任淮南太守,自己之前也曾任过军中的参军和县令,只因出身低微而得不到重用,他的时务策做的极好,对很多时事都能痛陈利弊,而且又有军中和地方的从政从军经验,最后力排众议,得了魁首。

既涌现出了人才、天才、也不乏一些鬼才,其中一名叫做“苏绰”的考生最为引人注目。

不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参加了除“杂学”外所有五科的考试,而且每一科皆过了最后的决试,狠狠地在一干主考官中刷了一次脸。

这一次科举没有后世的“殿试”,而是全部由主考官进行最后一轮的复试和面试,成为

“决试”,每位主考官面前都有一个签筒,签筒里写着他们各自提出的问题,让参加决试的考生抽签答题,所以基本到这一轮的,都是已经铁定能当官的,只是最后座次不同而已。

在反复的“怎么是你”,“怎么又是你”、“怎么还是你”后,所有参与选拔的主考官,包括马文才,都记住了这个叫“苏绰”的年轻人。

他非但在明经、进士两科有出色的表现,在书、算、律法三科也是出类拔萃,尤其是术算一科,因为是祝英台亲自出的卷子,题目偏难,甚至还有一题涉及到复式账的,结果只有这个苏绰一人答出来了。

除此之外,他不但熟读魏国的律法,甚至对律法中颇多不合时宜、量刑不当的律例亦有见解,甚至还举出南方梁国一些律例来作为佐证,实在是让人惊艳。

一问,才知道这个苏绰家中世代都是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