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528章 天下变革 (1)

第528章 天下变革 (1)(13 / 23)

又说明了这种技术会先收归内府,用于印制试卷、邸报和各学馆中学子需要的书籍,并不对外传播,才将一场轩然大波压了下去。

他们自然不知道马文才准备在天下稳定后推行各州郡县学,只以为用在国子学和朝廷之中,何况这种雕版制作工艺繁复又麻烦,还需要大量铜板,一页就要一块铜板,也不可能大量制作,倒是没有太多抵触。

可这些试卷带来的震动却是超过所有人想象的。

中国历来不少聪明人,尤其是善于思考的聪明人。

这次考试不拘门第、不分年龄,来参加考试的很多有商人子弟,也有手工业者的后人,还有擅长书法的士人,他们在考试后反复琢磨,就琢磨出来这卷子怕是用一种类似超大型印章的技术“按压”出来的。

马文才想要政权稳定、州郡县学开始推行后再将祝英台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却没料想到这世上能举一反三的人实在太多,这门技术不但没有瞒住,私下甚至还屡有效仿、复制者,甚至连祝英台新糅合出来的字都成了“祝体”,成了日后所有考生的考卷、课本的通用字体,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经过一干官员半年多的准备,花夭、祝英台等人带着上千人的妥善安排和不停纠错,第一次的武科和文举都举办的十分成功,选拔出了很多人才。

其中武举因为参加者众多,不乏同乡举族来考,选拔出了两百多位可用之才,其中又以小将宇文泰、独孤信、李虎、赵贵、侯莫陈崇、杨忠等人最为显眼,其中又因宇文泰出身武川豪酋之族、附庸者甚众而一举夺得武魁之位。

侯莫陈崇是一员小将,参加比试时才不过十五六岁,曾是贺拔岳的部将,贺拔岳断后时不忍如此年轻的英才跟着自己送死,就将他托付给了自己的兄弟贺拔胜,此次正是贺拔胜举荐的武举名额。

他作为被举荐者,没有经过预试就进入决试,直接和一干年轻力壮的勇士比试骑射、膂力和战阵之术,却丝毫不弱于人,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也是和花夭一般力能举鼎的勇士,要不是年纪太小经验不够,恐怕这武魁还不会被宇文泰拿下。

杨忠则是其中杀出来的一批黑马,他早些时候在元颢帐下当亲侍,大军被尔朱荣冲散时见势不妙离开了元颢本阵,后来害怕自己逃兵的身份被白袍军追究便隐匿了起来,直到马文才重归洛阳,才以“元颢帐下”的身份投效了马文才,并将过去元颢与建康三皇子的勾结和盘托出,作为投效的“诚意”。

马文才鉴于他的身份不愿留他在身边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