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世纪女领主 > 第163章 穿越中世纪163

第163章 穿越中世纪163(6 / 7)

法律似乎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此时的很多法律以后世人,甚至当代人的感觉来说,都显得莫名其妙。

可没办法,谁知道当初立下这条法律时发生了什么呢?总之立下这条法律,又有了判例后,多数时候后面的人就只能这么做了。立下规矩想要再改变,那阻力就大了。不说其他利益相关方怎么想,只说能拍板决定法律的领主,除非是事关自身利益(还不能是一点点利益),就对改变既有规则不感兴趣。

领主贵族这种封建地主,就是最保守的!恨不得一切都能永远不变呢!

路易莎依旧没有直接开口答应什么,只是一言不发地前往下一处工场,这是一处纺线场。不少纺车整整齐齐地摆在开阔的室内,每架纺车后都有一个工人照管。

从路易莎的感觉来说,这些工人的纺纱动作都断断续续的,很不连贯。而她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知道了,这是因为纺纱和卷纱是没有协调好的两个部分。纺一圈的纱线后,还得将这些纺好的纱线从锭子末端转移到卷线的位置……真是打乱节奏、耽误功夫!

“就不能想办法改进纺车吗?纺线和卷线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啊。”路易莎下意识开口。

这倒不是说,她知道这种纺车该怎么造,而是她本能觉得纺车应该是那样的。这种‘本能’可能来源于她曾在某张图片,某个视频里看过的老式手摇纺车,反正她印象里纺车的转动应该是顺畅的,不会为了卷线断断续续。

不过她也想不起来那种老式纺车是怎么做的了,所以这会儿说这个也没用。一旁陪着的维尔德先生大概是不太懂,就顺着说道:“是的,纺车应该改进得更好才行,现在纺车纺出的纱线,品质不如纺线工手纺,没有那么均匀紧致。所以行会规定,纺车纱线只允许用在纬线上,经线还是得纺线工手纺才行。”

这个纺线场只有纺车纺线,所以全都是制纬线的。至于制经线的纺织工,那基本都是‘纺线女’这个群体了,她们肯定是在家计件工作啊。

“但你们还是用了纺车纺线……看来,纺织业永远缺纱线,这不是传闻。”路易莎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

虽然觉得纺车纺线品质比不上手纺,但制造商的底线也就是经线不用那种纱线了,纬线还是要用的。之所以这样,就在于制约纺织业生产扩大的,一般都是纺纱这一环节。这一点,无论是中世纪,还是工业革命初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织机的发展很快,手工纺纱根本跟不上!现在出现纺车,效率高了不少,所以拼着品质下降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