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中世纪女领主 > 第241章 穿越中世纪241

第241章 穿越中世纪241(6 / 8)

其实就约等于‘课本’。律师、医生等职业,从事之前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自然也要用到承载知识的‘课本’——即使说有的行业还可以老师带徒弟、口口相传、单纯手把手教学,律师、医生等职业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量太大,而且要求精确,所以必须有系统成文的课本保证不会学走了样!

‘课本’这种东西,在后世西方都卖的死贵,现如今只会更贵。但这又是必须的,不得不买,后世很多西方国家的出版社就是靠课本生意撑着的。所以如果路易莎要靠课本支撑一个印刷厂,理论上具备可行性。

这样细水长流印刷课本(学生数量不多,每年的课本出货量不会多,但好处是能一直做下去),再搭配偶尔有的爆款‘流行书籍’,印刷厂就能活得不错了。或许赚大钱是不会有,可这是‘印刷术’的火种啊!作为一个华夏人,如果人在古代,有机会点印刷术的科技树,难道会放过吗?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信仰了。

更何况,这确实是对‘人类文明’都有好处的事。

只可惜,过去路易莎也考虑过这些,印刷课本的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上’而已。最大的问题是,此时人们的课本多数都不是统一版本的。除了一些青史留名的大学者留下的专业著作,成为了某个学科的公认课本,很多时候用什么课本全看教授的老师怎么说。

具体可参考《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面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哈洛特给这门课换课本,全是自己写的冒险小说,这都没问题,学校也认可了。这某种程度上就说明了西方的某些教学传统,大学教授在课本选择上权力很大。

现代都是这样,没有在课本上多少做些规范的中世纪就更是这样了。

在一个老师没多少学生的当代(现在的大学基本是小班,除了上神学课的教室,不可能有多少学生),最极端的情况是一个老师用一种课本,这要怎么印刷?一本书只印有限数量的话,印刷相比手抄的成本优势根本体现出来,那又何必搞印刷呢?

是的,印刷这条路本来是被堵死了,但刚刚想到印刷术前,不是说到了‘大学’吗?这一点提醒了路易莎。

路易莎既然打算统合西岱城里的大学,使其规范化,并靠拢牛津剑桥那类古老大学过去的形式。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新建更多的学院,招收更多的学生(非神学)——这不就意味着,她有机会统合课本的同时,还增加课本这个市场的总量?

倒不是说一门学科定死了只能用某种教材,但她可以选定几种权威教材,让教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