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10)
坐在桌子上谈的一共有九家,但能开口拿主意的只有蒋家、越家和冯家,余下的几家聚在一起,可能拥有的盘口堪能对标三家中的一家。
是以,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他们并不开口,只看着那三家眼色行事,于是,可以想见的,在平时对整个江州事务的影响力上,他们的意见当只做参考,并无决策权,真正能定前景方向的,就那三家。
五大家湮灭,裂出九个堂口,说出去似乎是削弱了他们的整体力量,可当真正与他们打上交道后,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在用分化出来的小堂口,替他们整合出的实力打掩护,以分润利益的方式,扶持几个烟雾弹,来迷惑朝廷而已。
说什么江州豪绅代表,每一年的巡按因为不清楚他们内部的利益分成,在整个巡检过程中,他们奸滑的并不全员出现,每次换着人去接待,而因着每年巡按的换人规则,报到朝廷那边的人员名单也是变换不一,于是,导致这些年来,江州的真正势力分布,一直处于迷雾里。
一个蛊灾,倒是意外的集齐了他们全部人,甭管势力大小,肚子都是一样的争气,为免堕了身为当家人的威风,他们拼着全员暴露的风险,也得硬着头皮来。
这一来,就直像鳖入了瓮般,不止崔闾看出了端倪,毕衡这个混迹官场多年,在各方势力当中打滚的老油子,也看出了他们的地位高低。
话可以以假乱真,钱不能,从开口报增税的时候,就已经相当于自爆底牌了。
这应当是此次事件当中,除起获严修金屋以外的,最大收获,毕衡不动声色的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和个人特征,回头得全部记上小本本,发回朝廷里去。
蒋、越、冯三家,对于这种情况,似乎也早有心理准备,或者说,他们每个人在来前,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和安排,一但这边谈的不顺利,或直接翻脸崩盘,家里早安排好的人手,会优先领着早挑选好的继承人离开。
生意人,尤其懂得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就算死磕,磕的也是个给人看的表面功夫,退路早早留出去了。
崔闾狮子大开口的,不仅替毕衡作主收了增税,还另开了分润干股的条件,按冯承恩之前的表现,他该立即跳起来破口大骂才对,可他没有,非常消停的坐着没动,脸上也敛了之前动不动就显露的怒色,于是,崔闾就知道,他之前的作派,至少有八十是假的,保留的二十就是他的退路。
同样作为一个家族的掌舵者,崔闾只稍稍想了一下,就猜出了他们的后手,谈和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