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157章 异乡人

第157章 异乡人(3 / 7)

  那么按照每个县有七个自然乡来计算。

  大明就有九千九百八十九个自然乡,取整数,约等于一万个自然乡。

  一万个自然乡是什么概念?

  一旦设立对应到某个乡的具体收税机构。

  那么这个乡级收税机构哪怕只设置四到五个办事人员。

  这个新增机构。

  总数就已经超过了大明帝国的官员人数!

  是的,没看错。

  大明帝国正式在编的官员队伍,到了建文末年永乐初年,也“不过是”四万多人!

  换句话说,如果大明下定决心皇权下乡。

  大明必须要养活跟现在官僚体系人数几乎一样的一套新班子。

  这套新班子就算薪资低廉,当乘以四到五万后,依旧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那么大明帝国的高层决策者就必须衡量一下。

  为了更好地收税,反而造成了新的冗官和超额的支出,多收上来的税,能不能弥补这部分支出呢?如果是赔本买卖怎么办?

  算算帐,值得吗?

  当夏原吉说出他的计算和担忧后,出乎他的意料,姜星火竟然颔首同意。

  “从算帐的角度来看,确实不能单独建立一套乡级的收税机构。”

  “那怎么办?”朱高煦问道。

  姜星火安抚道:“别急啊,是否建立单独的乡级税收机构,这个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我们按照政策执行的流程,继续看下去。”

  姜星火又在泥土上用手指划拉出了几个字。

  ②人事准备

  看着这几个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夏原吉若有所思,在心中想到。

  “如果我把户部所有的事情,都像这样按流程规定好.什么事情是哪个司负责,具体到哪个人,后续需要怎么做.是不是会明显地提高效率呢?”

  就在夏原吉思量的同时。

  姜星火复又问道:“那么我们先抛开是否建立独立的乡级税收机构不谈,只谈谈人事的问题。”

  “请问你们觉得,负责收税的人,应该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能力为佳呢?”

  ——————

  密室里,朱棣问道。

  “两位尚书怎么看?”

  朱棣问的是两位尚书,自然不想厚此薄彼。

  但实际上,两人都知道,这种人事方面的问题,问的其实是吏部尚书蹇义。

  或者说,这是对蹇义的一次考察。

  考察的问题不算难,蹇义毫不犹疑地答道。

  “收税的人,首先需要识字,懂术数。”

  “否则的话,连姓名都不会写,算帐都算不明白,怎么可能收得好税?被人蒙鬼一样哄骗罢了。”

  茹瑺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在理论上收税的人最好是外乡人,或者跟本地不相熟的人,否则,很容易受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