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157章 异乡人

第157章 异乡人(4 / 7)

各种关系的掣肘。”

  “最后,收税的人,在品行上最好高洁一些.若是做不到,那么有某种能限制他被收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说完这三点,蹇义自己都摇了摇头。

  若是找到几个、几十个、几百个这样的人都不难。

  可问题是,大明需要的是几万个!

  太难了。

  听到这里,朱棣也晓得,似乎、好像,建立一个独立的乡级收税机构,从成本和人员上考虑,都不可行?

  这不由地让朱棣有那么一丝丝地郁闷。

  皇权不下乡,看来确实有其原因。

  倒不是朱棣舍不得砸钱,问题是,砸了钱,赔本建了一套乡级税收机构,就大功告成了吗?

  不可能的。

  如果都是些不符合要求,能力、品行达不到要求的,反而既收不上来税,又很快就会腐化堕落。

  事实上,要求人靠品行来做事也太难了。

  人的道德底线这种东西是万万不能试探的。

  茹瑺补充道:“而且陛下,如果是要税收人员常驻乡里,无论是什么人,住的久了,经年累月间,都会被当地人影响、同化,继而变得跟现在的里甲制度无二的。”

  朱棣不由地点了点头。

  但他还是在继续嘴硬。

  “没事,姜先生总会有办法的。”

  看着不肯低头的皇帝,蹇义和茹瑺也只能在脑海中幻想翻个白眼了。

  皇帝倔的跟头驴一样,他们做大臣的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姜星火会有什么办法?

  蹇义和茹瑺不觉得姜星火会有什么办法。

  在这种建立新的乡级税收机构注定赔本,而且赔本了选了人,若干年后一样腐化堕落成无效机构的选择面前。

  谁能想出来办法?

  这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皇权不下乡,也不是大明一朝的问题。

  如果这个难题有解,上千年来的历代王朝,为什么找不出答案?

  ——————

  新歪脖子树下。

  夏原吉几乎说出了跟蹇义同样的答案。

  “识字、懂术数、廉洁、异乡人。”

  姜星火指着地面道:“好,那我们后面的③政策分解④政策实验⑤政策宣传⑥政策推广,就都暂时不说了,我们先来讨论前面的①机构准备和②人事准备。”

  “毕竟,如果解决不了机构和对应人事的问题,那么后续的政策执行,也就无从谈起。”

  朱高煦和夏原吉对此感到非常认同。

  “自古以来,办事的都是人嘛,再好的政策,都需要具有相应素质和能力的人去执行,才能保证政策不走样。”

  “否则,哪怕提出政策的初心很好,最后在下面的人手里,都会走了样。”

  “事实上,基层治理的困境,不仅是在我们当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