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姜文怀念的时代(4 / 4)
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大学扩招。
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有了自己也是精英的错觉。
这就是一个美妙的误会。
姜文怀念前三十年,是因为他能做主角。
普通人也误认为自己也是主角。
对于沈三通来说,他都不怀念八十、九十年代,更不会怀念前三十年。
生产力局限,通俗的说法是家贫百事哀。
对于八十、九十年代,他感谢爸爸妈妈吃得苦。
对于前三十年他感谢爷爷奶奶吃的苦,而他,不断向前就可以了。
这些东西,沈三通不会说出来。
姜文自己也许都没想过这些。
沈三通习惯从利益出发思考问题。
姜文可能就是做电影,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考方式。
沈三通进一步说明《太阳》电影受众:“这部戏的受众太少,主要针对前三十年有落差感的大院子弟。”
“最多再加一些文艺片爱好者。”
于冬绝望了:“这才多少人,文艺片能卖什么票房……”
沈三通道:“宣发上最好主打真实历史,不能云里雾里,本身电影就很意识流。”
“票房想要高一点,就看能否动员大学生群体,或者白领,自诩为精英,不满现状的群体。”
“当然,还要注意媒体,媒体往往不会喜欢这部电影,他们不喜欢前三十年。”
传媒也是有落差的群体,但他们不喜欢前三十年。
不说美化,任何回忆的都是打压态度。
于冬想一头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