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27章 全民觉醒

第27章 全民觉醒(2 / 3)

  也有学院派站出来指责沈三通将电影过度工具化,削弱艺术独立性。

  拒绝国际电影节的立场,被解读为封闭性创作,破坏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

  电影从业者里,还在活跃的投资人、制片人、导演,不少则在观望。

  沈三通直接点名外部势力操控舆论,以后不能装不知道了。

  关键是观众知道了,接下来,恐怕要警惕题材敏感性和舆论风险。

  类似历史题材的创作要更加谨慎,或去找有关方面背书。

  至于最重要观众的口碑,一片好评。

  “电影真的让我震撼到了!从陆大川兄弟的日常生活到南京城的沦陷,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揪心。导演用普通人的视角还原了那段历史,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与愤怒。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震撼人心的电影!难得的历史题材电影!不输于《辛德勒的名单》!”

  “散场后我哭了很久,那个时代的绝望与挣扎。这部电影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团结自强,才能让历史不再重演。”

  “作为一个南京人,心情特别沉重。我想起了爷爷奶奶讲过的故事,难以想象当年他们如何活下来。没有夸张的煽情,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共鸣。铭记历史,是我们每一个南京人的责任。”

  “《1937》不仅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与无奈。这部电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年轻一代。”

  “良心之作!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沉重,也有希望的光芒。”

  “《1937》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奈。历史真实性让人震撼,尤其是对日军暴行的克制描写,反而让人更加愤怒。”

  12年,90后结婚的都有了。

  年轻观众被沈三通平视世界的自信姿态吸引。

  年龄大的观众,欣赏沈三通历史观点,特别是民族复兴的信念。

  影片之中存在多重共鸣,《错位时空》片尾曲迅速登顶各大榜单。

  破防最大的是精日、精美群体。

  罗永浩在网上极致发癫。

  争议中,电影实现了话题破圈。

  而且讨论主流很是正向,争议性来自于边缘群体的狂吠。

  12月13日《1937》全线上映。

  首日票房,包含点映提前点映场次,六千多万。

  首周四天票房拿下了3.2亿。

  电影的影响力也在学术圈扩散。

  各大历史学院分析电影中的历史原型,从经济到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