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131章 宁为鸡头

第131章 宁为鸡头(2 / 3)

还是有所变化的——它不像自己上一世生活了多年的深城,全然是二三十年内新造的摩登都市,几乎看不到历史的踪迹,只保留了极少的遗迹作为景区。

  也不像近来生活了一年多的燕京,像一块三明治,苏式建筑和现代化大楼,把古典老城夹在当中,三者之间几乎没有过渡。

  而纽约从建筑就能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脉络、轨迹,不同时代风格鲜明的建筑交错而立,把200年的沧桑变化默默诉说。

  在巡游途中,张潮发现黄杰夫明显绕开了某些街区,询问原因,黄杰夫道:“我当初来纽约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有些地方绝对不能去……”

  接着黄杰夫就介绍了美国城市的“绿区”“黄区”和“红区”的由来,以及如何区分。在“绿区”,街上有人吵架,都会有巡逻的警察出面管;与此同时,“红区”里可能一场枪战结束了,都没有警察上门。

  即使纽约的“NYPD”有4万名警察也是一样。

  张潮饶有兴趣地问道:“那‘唐人街’属于什么区?”

  黄杰夫道:“黄区。唐人街是另外一套规矩,那里的秩序主要由……呃……怎么讲……长老会维持。我接触的不多,所以不太了解。”

  张潮纠正道:“应该是社团,或者帮派,背后可能是一些家族。”

  黄杰夫的父亲是80年代初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大学生,留学期间和一个美国姑娘——也就是黄杰夫的母亲谈了恋爱并结婚,最后没有回国,一直在洛杉矶生活,是一名工程师。

  黄杰夫的母亲则是一名会计师。他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国中高收入中产家庭,和传统的在美华人圈子接触很少,所以他并不太了解唐人街的生态。

  第三天,才是和出版商Simon&Schuster约好商谈的时间。

  两人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Simon&Schuster的办公楼,与他们接洽的是Simon&Schuster国际出版部的资深编辑大卫·米勒。

  打完招呼以后,大卫·米勒就对张潮道:“我关注你的作品已经很久了。”是只有一点点外国口音的普通话。

  看到张潮和黄杰夫的惊讶反应,大卫·米勒有些得意地说:“说得还不错吧?做国际出版自然要多会几门语言,我还会法语、意大利语、日语。”

  紧接着就继续说道:“我想即使没有许渊沖先生的推荐,和他孙女Rheya不俗的译笔,我们也可能会联系你。这一年多来,你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现象级人物。我看过你的《少年如你》,优秀的作品。”

  张潮道:“感谢您的认可——不过,Si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