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44章 这个,就叫做专业!

第244章 这个,就叫做专业!(2 / 6)

夜宴:中国版哈姆雷特的突破性尝试》。

  这下舆论翻了天了,就在《夜宴》9月10日首映式前,各大媒体的文化、娱乐板块,都在讨论一件事——

  像华宜这样用中国人自己的真金白银和宝贵的历史形象,套皮拍一个400年前的英国宫廷故事,到底算不算“崇洋媚外”了。

  《夜宴》之殇:中国的影人何时才能自信?——《青年报》

  是中国导演失格,还是“莎士比亚”夺舍?——《羊城日报》

  借鉴不怕,怕的是没有创新、不敢创新!——《南国日报》

  讲好中国的故事,首先得把脊梁挺直!——《经济晨报》

  ……

  一轮舆论轰炸下来,不仅身处漩涡的王仲军懵了,就连张潮也懵了。

  他在日本讲那番话,确实留了和华宜打嘴仗的后手,可是怎么自己还没有出手,《夜宴》看起来就要扑街的样子了呢?

  虽然有不少记者找上门来,希望他发表对《夜宴》的看法,但是张潮全部都回绝了。

  在舆论战方面,他还是比较喜欢要么冲锋陷阵、要么挖坑埋人,落井下石打死狗这种事情干起来确实有点索然无味。

  何况他还有正事要做。

  原来是上美厂的领导和老画师们也看到了《你的名字》的预告片,对这里面出现的动画制作方式大感兴趣,通过同在上海的《新芽》杂志,向张潮发出了邀请,希望能来上海进行一下“技术交流”。

  张潮接到邀请以后,其实还是有点犹豫。一方面作为80年代生人的他,对上美厂是有着特殊感情的。作为新中国唯一一家美术电影制片厂,它曾经创造了那么多令70后、80后心醉神迷的动画作品。

  无论是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还是完美结合了神话故事与戏剧元素的《大闹天空》《哪吒闹海》,还是敦化壁画风格的《九色鹿》……还有幽默的《三个和尚》、动人的《雪孩子》、异想天开的《猴子捞月》……

  总之,只要那绿底金字的片头出现在屏幕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屏息凝神,用最高的专注力享受那至为美好的几十分钟。

  但是另外一方面,投资《你的名字》以及定期送人去日本参与制作、学习技术,那也是自己真金白银地掏了不少钱,上美厂就这么来“技术交流”,有点自来熟了。

  张潮在心理年龄上,也基本过了为情怀买单的阶段了。

  “你想什么呢?”王蒙问道。张潮接到《新芽》赵常田的电话的时候,正在王蒙这里做客。他今天专门抽空,给在燕京的几位老师、前辈送请柬,邀请他们参加《你的名字》的首映礼。

  张潮就把上美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