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72章 我们上学的路

第272章 我们上学的路(4 / 6)

潮叹了口气,继续道:“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发展并不平衡的国家。‘青少年儿童教育’,不能只盯着发达城市里的一小撮孩子看。更多的孩子别说参加什么夏令营了,每个不用上课的周末,都要帮着家里干农活。

  那位‘青少年儿童教育专家’,眼里为什么只有‘小皇帝’和‘小公主’,看不到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更需要帮助的孩子,是因为这些孩子买不起他的书,参加不了他太太的夏令营吗?”

  一番话说完,现场的记者已经敏感地知道,张潮口中的“青少年儿童教育专家”孙云霄,可能要永远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

  张潮没有直接提他的名字,已经是最大的善意和克制了。

  孙云霄这个名字,今后再被提起来的时候,也一定是被钉在中国教育的耻辱柱上,让人指着说:“看,这就是那个道貌岸然、钻进钱眼里的‘专家’!”

  说完说不定还要啐一口。

  这就是孙云霄的女儿孙然在媒体上发出对张潮的指控后,张潮完全不回应的原因吧——没必要和一个“死人”计较了……

  张潮给了众人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接着道:“当然,我也要感谢这些‘青少年儿童教育专家’,没有他的启发,我也不会想到要做这件事。”

  说罢,又示意台边的工作人员切换到下一张图片——这是一个网页展示,顶部是一个大大的标题,朴实无华:我们上学的路。

  往下,是刚刚张潮让大家看到的那一系列照片,并且配上了张潮亲自撰写的文字:

  「5公里多的上学路,11岁的韦恩泽却要走上2个小时。如果遇上坏天气,可能要到中午,才能走到学校……」

  张潮道:“什雷村只是我去过的一个小山村,我相信在像云贵高原这样的大山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小村,也还有很多很多像韦恩泽这样的孩子。

  因为村子太小,他们只能和其他几个村子共用一所学校。运气不好的话,学校离他们家很远很远,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路上甚至会遇到各种危险。

  这是任何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无法想象的——去上学,竟然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我很感谢什雷村,在我最疲惫、最彷徨、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我一个疗养身心的静谧天地。我原本想将这部书的一部分收入,为什雷村修一条可以通车的路。

  但是和那位‘专家’斗完嘴后,我突然意识到——要修的道路,不仅仅是村子和镇子连通的那条;孩子与学校连通的那条路,也一样重要。

  所以,我决定要加修这么一条路,让韦恩泽们上课可以不用这么危险。”

  这时一个记者举手提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