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一锤定音(4 / 6)
都显得那么浅薄。哪怕是最苛刻的批评者,看到以后都要哑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
这是「揭疮疤」吗?
这明明就是展现中国少年儿童最美好、最纯真、最乐观、最坚强的面貌的一面镜子!
张潮的沉默,此刻震耳欲聋!
什么“日本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什么“小皇帝”“小公主”,什么“垮掉的一代”……一切对于中国孩子的质疑,此刻就像清晨的薄雾,在朝阳的曝晒下,顷刻就消失无影了。
大城市里能参加什么夏令营的孩子原来并不能代表“中国的这代孩子”,那么多小县城、小山村的孩子,才构成了“中国的这代孩子”的主流。
2月份还没有过完,「我们上学的路」的影响力就发酵到了大陆以外的地方。
先是香港、澳门、台湾,然后是新加坡,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华人社区。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血脉联系,让他们对这些照片感触尤深。
中国人重视下一代教育的文化基因,此刻开始共鸣。没有人觉得这些是什么“疮疤”,更没有人因此去指责什么,仿佛说出一点稍重的话,都会伤害到这些可爱又坚强的孩子们。
已经上传了照片到「我们上学的路」网站的这些小地方的教育部门,从2月底开始,就不断接到来自海内外的各种电话,都是表示希望捐款为孩子们修路了。
工作人员一时间都懵圈了,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大规模的诈骗事件,直到看见有人真金白银拎着现金上门,或者“唰”一下就转款多少万进账,才发现原来是真实。
这股风潮甚至一直吹到了孙云霄桑的精神故乡——日本。
“夏令营里的较量”当年在日本也有一些小影响,只不过人家的重点是放在了中日儿童友好交流上,而不是比什么高低,更没有哪个傻子真喊出“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这种话。
那时候愿意送孩子来中国参加条件颇为艰苦的草原夏令营的家长,基本也都是“中日蜜月期”里,日本那些对中国抱有好感的精英阶层,不是政府中高层官僚,就是企业高管。
张潮作为在日本已经小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在日本既有角川社、集英社这样的合作伙伴,也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群体,所以「我们上学的路」,以及前后的风波也经过翻译,登上了日本的报纸和新闻。
日本人一方面困惑于为什么有中国人要用异国儿童贬低自己国家的儿童,另一方面也被中国边远山村孩子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也要坚持上学的精神给震撼了。
尤其在日本国内生育率下降、“御宅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些中国孩子的坚强、乐观,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