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99章 东方快车之旅(第一更)

第299章 东方快车之旅(第一更)(2 / 6)

表了一篇内容酷烈、惊悚的小说后引起了美国文坛的关注。迄今为止她的所有作品都以英文创作、发表。

  最后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他去年就曾经为张潮的小说《消失的爱人》站过台,双方属于“神交已久”,无缘得见。

  前两个都还好,马伯慵看到最后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羡慕起张潮来。原因无他,马伯慵就是斯蒂芬·金的忠实拥趸,一直用斯蒂芬·金“写东西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动词”的原则指导自己创作。

  而且也不能把斯蒂芬·金单纯地看成一个恐怖小说家,他在2003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是获得此奖的唯一一个通俗小说作家。

  他的获奖理由包括:高超的叙事技巧,对新秀的提携,对学校和图书馆的慷慨捐赠,以及其作品所吸引的大量读者。

  马伯慵总结道:“这个名单有意思!”

  张潮道:“看来出版社这边确实想让我聊出一点东西来。一个印度背景的跨文化作家,一个中国背景的跨文化作家,一个纯正的美国作家。

  我有点期待这次的旅程了!”

  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卫·米勒回了邮件,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份嘉宾名单,并且同意每次对谈前再揭晓具体是三人中的哪一位受邀。

  大卫·米勒收到邮件以后大喜过望。

  他是这次宣传活动的总策划。在两周前得知张潮会先到洛杉矶处理事务,然后再来纽约参加新书发布会的时候,他就有了这个构思,并且征得了张潮的初步同意。

  之所以是作家对话的形式,大卫·米勒还是受到了张潮的启发。

  一个ID是“Ting Lan”的油管UP,最近半年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了几十个张潮采访和参加电视节目的视频,而且贴心地配上了英文字幕。

  大卫·米勒无意中看到了其中张潮毕业答辩直播的视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连夜看完了所有的内容。

  他这才知道张潮不仅小说一流,而且口才了得,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诘难,都能找到巧妙的反击办法,语言更是犀利、透彻,理论功底也很好。

  这样的能力,只让他在发布会上做背景板,说点应景的套话那就太可惜了!

  于是就有了这次“列车上的文学对话”的活动。人选方面,斯蒂芬·金和黎翊云是早就定好的,基兰·德赛则是在签约以后临时“加塞”进来的。

  想到前段时间的论战,大卫·米勒就浑身颤抖——多好的宣传机会啊,早知道说什么也要把张潮拽来美国领奖,《大医》第一部说不定能再多卖个十几二十万册。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