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01章 我使用的是……母语

第301章 我使用的是……母语(2 / 4)

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流行小说;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于是我这个星期读《野性的呼唤》和《海狼》,下个星期可能就是《冷暖人间》,再下个星期又换成了《穿灰色套装的男人》……

  我想到什么就读什么,有时候只看书脊的颜色或者封面的图案就选择读哪本……”

  张潮笑了起来,插话道:“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只不过不是图书车,而是我父亲的书架。”

  斯蒂芬·金接着道:“读《海狼》的时候,我看不懂杰克·伦敦对尼采的批判;读《麦克提格:一则旧金山的故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自然主义’,也不理解作者弗兰克·诺里斯言下之意其实是说‘你永远赢不了,体制总是会击败你。’”

  张潮似乎抓到了一点什么,但是并不确定,但还是道:“你的意思是,对于小说是‘流行的’,还是‘经典的’,其实读者并不是太在乎?”

  斯蒂芬·金摇摇头道:“我告诉你读者在乎什么——更大一点的时候,我读到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明白了两件事——第一,如果那家伙搞她的时候她没醒过来,那她肯定是真的睡着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论”,张潮略有些尴尬,两个女士也红了脸。

  斯蒂芬·金似乎完全没看到他们的脸色,接着道:“第二,那时候女人的日子真是不好过。这就足够了,我此后再没有读过这本书,而且在《无名的裘德》后,再也不看哈代了。”

  张潮有些明白了,道:“所以我们不能预设自己的作品会被大部分读者反复阅读。实际上大部分读者在乎的是自己在第一次阅读时读到了什么,情感被怎样的情节冲击了。

  说到底,写作时遵循的是自己内心的倾诉欲望,寻找能和读者产生共鸣的那个部分,至于题材、技法、内容、修辞……都不能代替这种原始冲动。

  与其思考如何平衡‘流行’与‘经典’,不如把这种意识给抛弃掉——这可真的太难了!”

  斯蒂芬·金道:“那是因为你成长的世界,这一切的分界线都更加鲜明了,所以你大脑里就有这样的烙印。至少对我来说,写《肖申克的救赎》与写《宠物坟场》《魔女嘉莉》没有区别,它们都是我想写的。

  当然,我从来没有想过前者会被拍成那么受你们欢迎的电影——哦,不过原著小说你们大概不爱看,也不会认为它是‘伟大的’。”

  张潮听到“大脑里的烙印”时一愣,道:“这大概是‘思想钢印’吧。”说完还专门转头问了下许蕊雅,自己这句“翻译”有没有问题。

  许蕊雅点点头,表示没问题。作为“潮汐文化”翻译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