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2章 送日本文学一面镜子

第342章 送日本文学一面镜子(2 / 5)

媒体久了,谁还没有个唾面自干的修为。

  关键在于张潮后面故意吐露许多“黑料”给自己,明目张胆地诱导自己继续往负面去评价此事,这就有点看不起他老孙的智商了。

  毕竟在文化圈、媒体界混了这么久,这套舆论炒作的手段还是懂的。

  张潮自己说的时候每句话都态度平和、不偏不倚、严丝合缝,让人找不出一点毛病来,怎么听都是组织一场大型活动必要的博弈过程。

  但这些东西从自己这个立场鲜明的人笔下写出来,恐怕又是另外一番解读。

  这……张潮是有敌人要战胜,没有敌人创造敌人也要战胜是吗?自己只想当个蹭名声的虾兵蟹将,不想当被剥皮抽筋的龙宫太子啊!

  “孙老师,您记完了吗?”张潮也看不过眼了,又提醒了孙良一一次。旁边的小刘都写完好半天了,孙良一还拿着笔在本子上比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现场把张潮说的话又用日语翻译了一遍呢。

  孙良一闻言有些尴尬地合上笔记本,眼睛一转,问道:“你认为这次中国青年作家访日,会给日本文坛带来什么启示吗?”

  张潮:“……”你就不能多抵抗两下吗?这就缴枪投降了?

  不过既然人家都这么问了,张潮也不吝于表达自己的态度:“我认为中国青年作家访问日本,一方面是为了交流;但另一方面,也是送日本文坛一面镜子。”

  孙良一吓了一跳,不可置信地问道:“镜子?什么镜子?”

  张潮点点头,道:“一面叫做「现代性」的镜子,既可以照见自己,也可以照见前路。”

  孙良一对文学也颇有研究,问道:“「现代性」的镜子?难道日本青年作家的创作缺乏现代性吗?这恐怕很多人会不同意。”

  张潮道:“其实这个问题,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都探讨过了。从创作的内容来看,日本文学当中当然不乏「现代性元素」,但是就连日本的研究者自己都认为,从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近代文学,所谓「现代性」并非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特定时期被建构的思维模具。”

  孙良一一愣,这显然超出了这次采访的预设范畴,不过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了。

  张潮接着道:“日本文学的「现代性」是被高度压缩过的,相较于欧洲数百年的渐进过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短短数十年内完成了从汉文学传统到西方现代文学的转型。

  这种压缩导致了一个结果——本国的文学传统被改造为连接「现代性」的一种工具,就像《源氏物语》被定义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一样。

  实际上在它诞生之初,连‘小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