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74章 三年一轮回

第374章 三年一轮回(3 / 5)

阉割。

  这种不回避矛盾、不消费猎奇的对话方式,反而赢得了日本年轻世代的尊重。东京大学生松本绫子在「微博网」上写道:“张潮君的勇气,让我们这代人终于敢讨论那些被封印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

  【希望当其他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踏上归途时,他们怀揣的不再是对“东洋美学”的仰望,而是破茧重生的底气。

  因为这趟旅程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从不需要通过矮化自我或谄媚他者来获得认同。

  正如张潮这位福海年轻人,用一场充满锋芒的文化远征,让世界听见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潮声。】

  ——《环球日报》

  就连已经和张潮“翻脸成仇”的南国系报纸,在大舆论环境下,也不能不“低头”,给予了张潮此行极高的评价,并且以「专题增刊」的形式进行了全面报道。

  报道核心是一篇评论,标题是《论剑扶桑——张潮为中国文学赢得尊严》:

  【在中日关系的敏感语境下,张潮避免了两种陷阱:既没有沉溺于历史悲情,也未陷入民族主义狂欢。

  他对军国主义的批判,始终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日本民众的共情,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醒距离。

  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舆论策略,既守护了底线,又打开了对话空间。当爱国不再需要声嘶力竭的表演,才是真正的文化成熟。】

  ……

  而远在日本继续「中日青年作家交流活动」的代表团,则在第一现场和暴风中心,亲身感受到了张潮给日本文坛乃至整个文化界带来的巨大冲动。

  他的演讲片段当天晚上就登上了「朝日电视台」「日本电视台」和「NHK」的新闻,尤其是把日本文学的“优秀”与「黑船祭」联系在一起,更是没有人想到过的清奇角度。

  几家电视台的观众热线当天晚上就被打爆了,既有怒喷张潮一个外国人不要对日本指手画脚的,也有感谢张潮为日本文学勘破迷津的……

  但最多的还是:什么时候能把完整的演讲内容给放出来?

  于是几大电视台在晚间时段又播放了配字幕的演讲完整内容,加上第二天几大报纸或全文刊登,或者摘录选登了部分内容。

  日本的的舆论被彻底引爆,短时间内,几乎所有挨得上边的人物——作家、时评员、文学教授、批评家……都被记者们从各个犄角旮旯“撬”了出来,接受相关的采访。

  悲催的是横须贺的佩里雕像和纪念碑,夜里不知被谁泼了红油漆,还在伊藤博文手书的碑面上,写下大大的四个字:

  天诛米贼!

  举办「黑船祭」的民间组织「日米亲善协会」也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