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95章 这里有人间烟火

第395章 这里有人间烟火(1 / 5)

张潮并没有着急。

  从《收获》杂志的刘鹏涛不断发给他的“捷报”来看,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卖出了50万本,已经是平日里近10倍的销量。

  如果不是杂志社早有准备,估计又会出现当初《花城》短时间内断货的窘境。

  不过也由于互联网的日渐发达,《最后一课》字数又比较少,所以很快就能在网上搜到各种「手打版」「扫描版」,而且就堂而皇之发布在「百度贴吧」的「张潮吧」里。

  不管是发布者还是阅读者,都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这年头“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就是“分享”。

  所以总销量方面,估计很难打破4年前登载《少年的巴比伦》那一期《花城》。

  所有迹象都表明,《最后一课》的后劲会很大,自己等着就好。

  目前最重要的是,完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取材。

  前一阵,他就开始在龙华区的「天丰工业园」里晃荡,这里有「千丽鞋业」「信安电子厂」「恒星微电子」……等大大小小数十家各种类型的加工类企业。

  也就是俗称“打螺丝”的流水线企业。

  要说中国哪里的女人密度最高,肯定是类似的工业园区。对体力要求不高的流水线相对来说比较喜欢招女工,耐心、细致、肯吃苦,关键很少惹事。

  不像男工,年轻的基本都不太安分;年纪大的不是老油条,就是做不动了。

  所以一到换班时间,比如傍晚,工业园和周边的街区乌泱乌泱的全是女人。

  刚出工厂门口,她们大多还穿着朴素的工服,不是白色,就是灰色、蓝色,头发也盘得严严实实,脸上全是站了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的灰暗。

  等她们鱼贯进入各自的宿舍、出租屋,洗漱一番,换上自己的衣服,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再次出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无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哪个角落,深圳这座城市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们的观念——无论是生活的,还是审美的。

  这时候炎热的暑气已经随着太阳的西沉而渐渐消散,从塘朗山吹来的一股凉风,扬起了许多人的长发,将藏在发丝间、脖颈上的香味,送遍了街头巷尾。

  工业园褪去了白天冰冷、躁动的僵硬,披上了一层温柔、暧昧的面纱。

  街道,小公园、小广场、天桥下……处处都热闹起来了。无论是各色小店,还是各种地摊,都用鲜艳的灯光来吸引涌动的人流。

  不夸张的说,街上70%以上是女人,像张潮这样的年轻小伙子比熊猫还要稀少。

  他的穿着、形象又不错,吸引了不少异性的目光。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