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八十四章 生产瓶颈

第二百八十四章 生产瓶颈(3 / 5)

的一笔花销了,到:“臣这就去安排。”

  中书省还有很多事要忙,李承乾起声道:“皇叔可有空闲?”

  李孝恭回道:“想着找承范喝酒。”

  “今日早朝听程大将军要与江夏皇叔喝酒。”

  “那某家不去了,与程咬金这老匹夫喝酒太煞风景。”

  李承乾带着皇叔走出朱雀门,来到热闹的朱雀大街上,又道:“这两天怎么没见英公。”

  “还不是郭孝恪的事,懋功气得恨不得亲自,杀去西域。”

  “唉……”

  李孝恭看了看四下,凑近道:“郭孝恪那厮回来之后,多半要挨了责骂再挨鞭笞。”

  两人走到长安城外,李孝恭又叫了一驾马车,“殿下去哪儿?”

  李承乾道:“咸阳桥。”

  也不用再唤来一个车夫,李孝恭亲自赶着马车,一路朝着咸阳桥而去。

  咸阳桥依旧热闹,马车行驶在官道上,抬眼看去就能见到田地里还有劳作的关中乡民。

  李承乾看着田亩收割的情况,又道:“皇叔,过咸阳桥再绕一圈。”

  李孝恭意兴阑珊地挥动马鞭,知道太子殿下今日是出来查看田地粮食收获的情况,拉着缰绳故意让马儿放慢速度。

  绕着县走了一圈,李承乾这才进入咸阳县。

  在咸阳县兴建了三间纺织作坊,这里有三架新制的纺车正在一群妇人的操作下运作。

  上官仪脚步匆匆赶来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想不起来上一次见上官仪是什么时候了,只是看他的嘴边蓄养起了胡子,以前没这么厚重的胡子的。

  “刘县令跟着吴王殿下去了洛阳,臣代刘县令安排咸阳县事宜。”

  李承乾走过这三间作坊,问道:“田地里的人手够吗?”

  上官仪回道:“足够的。”

  先让皇叔与上官仪说着这里田地的耕作事宜,李承乾向这里的妇人问询了几句话,都是工钱与工作相关的。

  这里的工作完全是按照产量来算,生产模式上与泾阳县差不多,妇人们也可以将棉麻带回来接着纺线织布,至于工钱她们能做多少,给多少工钱。

  等上官仪与皇叔谈完,李承乾查看了作坊的账目。

  关中要保证粮食的自足,眼下来看关中的田亩不适合用来种棉花,西北的河西走廊与陇右地界能否种棉花还两说。

  大唐依旧是黄河与长江流域为主的小农经济,这种小农经济很脆弱,因此棉花的价值虽说高,但也不能将粮田改成棉花地。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导致了生产力必定会遇到瓶颈,这个观点已在李丽质的课题论述上提及了。

  而泾阳与渭南的生产模式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丽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