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七十九章 郑公话语

第四百七十九章 郑公话语(2 / 5)

若是增加书籍的价格,以现在泾阳的印书速度,倒是可以将连年的亏损补齐。

  可如此一来,拥有书籍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当今陛下是何许人物,自然是看得清其中利害关系,用教化世人以及驰援支教的眼光来看待,泾阳的亏损算不得什么。

  这种教化比之战争更省钱,如果只用书籍与支教就能够稳定社稷,用最廉价的本钱,办了最大的事。

  苏亶回到了崇文馆,他见到了一群孩子正在高声背诵着郑公录,那都是当年郑公劝谏皇帝的话语,现在这些话依旧写在各个乡县的路边的木牌上,只要有人路过就能看到。

  卢照邻拿着书卷问道:“当年太上皇问,西域有一个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宝珠,用刀割开身上的肉,将宝珠藏在里面,有大臣回正有此事,太上皇又言,帝王追求奢华而导致家国覆灭,此与胡族商人何异?当初郑公是如何劝谏的?”

  苏亶思量着,其实这个问题很难,甚至还涉及了典故。

  孩子们先是小声议论了片刻,就有孩子站起来答道:“郑公言,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人非常健忘,搬家而忘记自己的妻子,孔子回,其实还有比这严重,如当年夏桀、商纣均贪恋身外之物而忘记自己的身体。”

  又有孩子站起身,道:“太上皇闻之欣喜,又命郑公常劝谏,君臣相辅。”

  卢照邻满意点头,正巧吃饭的铃铛声响起,他笑道:“用饭去吧。”

  一群孩子站起身,快步跑向了食堂。

  卢照邻又看到来人,行礼道:“苏主事。”

  苏亶道:“这些天你辛劳了。”

  卢照邻道:“下官说不上辛劳。”

  苏亶双手背负,又道:“往后的书籍会越来越多,朝中的意思是往后泾阳的书籍绝大多数先给崇文馆,是长安几处学馆中我们的份额,崇文馆占九成。”

  卢照邻疑惑道:“九成?”

  苏亶道:“远在各地的支教夫子手中的书籍并不多,朝中安排了运送书籍的队伍,今年入秋之前杜荷会将洛阳的印书作坊也交给朝中。”

  看这个年轻人还有很困惑的神情,苏亶道:“用饭吧,再不去孩子们又要把饭食吃完了。”

  一想到孩子们惊人的饭量,卢照邻忙跟上脚步。

  乾庆七年,到了九月,关中的暑意才褪去大半,可到了午时依旧酷热,尤其是午时的热风,人们被风吹着,那呼啸的风都快将人吹成腊肉了。

  倭人使者在御史台状告新罗王金春秋残害倭人。

  御史台得到这个消息还未有反应,那位状告新罗王的倭人第二天就死了。

  当上官庭芝带着大理寺的人手来到了驿馆内,就见到了金法敏拿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