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规矩成明文

第四百九十六章 规矩成明文(2 / 5)

  苏亶问道:“陛下?”

  李承乾出神片刻,又将思绪拉了回来,“实践很重要,其实朕觉得除了苦读,我们的学子还要实践,他们亲眼看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圣明。”

  放眼朝堂,英公是给陛下点头的,这位老丈人是负责喊陛下圣明的。

  苏亶又道:“寒门子弟接受支教七年,之后就可以参与支教,再是科举两年,军中历练两年。”

  “那么总计就是十一年。”

  “正是。”

  李承乾道:“朕不在乎大唐的臣子多么有才学,也不在乎他们的诗文多么冠绝天下,只要他们的才能,适合社稷。”

  “喏。”

  这片中原大地真的很养人,总会培养出一大群的才俊,让中原大地的才俊一代代走出来。

  “朕希望这十一年不再是不成文的规矩,朕希望这是崇文馆的明文。”

  苏亶道:“臣可以在崇文馆写下规矩。”

  一头鹿走到身边,李承乾轻拍它的脖子。

  年幼的学子且不说,只要学子开始支教,就可以得到朝中的月钱,支教结束之后入军中,还有钱饷,入朝中为官就有禄米。

  层层递进,一个年轻人从支教开始,只要他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他在往后的数年,甚至还能攒下一些银钱。

  而这四年间,他们是几乎不用成本的。

  李承乾与苏亶的一场谈话,就将未来数十年间的人才筛选方略定下了。

  关中,千牛卫折冲府,程咬金坐在大营的辕门前还在抱怨着,“牛进达这个混账去了西域,娘的!这里的累活都落在了老夫头上。”

  侯君集笑呵呵道:“我们这些老兄弟,只有你还能用了。”

  程咬金道:“可叹,秦二哥与敬德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老哥哥们都老了。”

  一头白发的侯君集看到了远处有一队人正在走来,推了推发愣的程咬金,道:“人来了。”

  待这群年轻人到了近前,不耐烦的程咬金站起身,朗声道:“小子们!”

  一群穿着青衫或者布衣的年轻人快步而来。

  这个时辰,这个时节关中的天还有些热,吹来的风也是又热又干,程咬金整了整身上的甲胄,朗声道:“你们这些小子都是崇文馆来的?”

  这些学子纷纷递上文书。

  这些学子往后多半是文官,即便是文官也要来军中历练两年。

  瞧着还有几个瘦弱的学子,程咬金带着笑容,打趣道:“来军中有不少苦吃,你们现在走还来得及,某家不为难你们。”

  一个年轻人站出道:“大将军,我等早就听闻狄仁杰,裴炎也是科举入仕,谁说文吏之流就不能入军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